山西太原:汾河再現水韻悠悠
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流經太原市境內188公里。由于河道無序開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如今,汾河變美了,一個岸綠水清、點線輝映、人水相親的景區逐步呈現在太原市民面前【詳細】
2022-05-27
北京:“觀鳥勝地”沙河濕地公園主體建設年底完工
沙河濕地公園項目設計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統籌保護生物棲息與市民活動休閑,通過科學分區引導市民游客到堤外林下活動,從而有效減少生態區域擾動,讓市民休閑與自然涵養互不干擾和諧共生【詳細】
2022-05-27
青海:國家公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青海省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占該省總面積的38.42%,全省64.3%的濕地、30.7%的森林、85%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管理,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詳細】
2022-05-27
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讓科學綠化“有圖有數”
開展科學綠化的基礎是科學合理安排造林綠化用地。《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實行精準化管理【詳細】
2022-05-27
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獲準 將由兩省共建
若爾蓋濕地是全國三大濕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的若爾蓋縣、紅原縣、阿壩縣、松潘縣,以及甘肅的瑪曲縣、碌曲縣的部分區域,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為黃河上游提供約30%水量【詳細】
2022-05-26
福建這樣打造全國最美海岸線
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是福建生態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德政工程”“造福工程”。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期間,專程前往平潭綜合實驗區調研。在聽取實驗區總體規劃和建設情況匯報時【詳細】
2022-05-26
全國各地科學綠化提升草原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
草原是我國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原植物抗逆性強,是恢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的先鋒物種。全國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科學實施草原生態修復工程【詳細】
2022-05-26
合肥老城區街頭綠化拼出“山水圖”
該垂直綠化墻運用了植物幕墻系統,創新采用固化纖維土模塊進行安裝,實施物聯網管理,能夠實現自動滴灌和遠程監控,可確保植物全年成景、多年成活【詳細】
2022-05-25
一環十一園 天津“植物園鏈”建設方案征意見
《天津市“植物園鏈”建設方案(征求意見稿)》啟動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工作。征求意見稿中謀劃的由“一環十一園”形成的植物園鏈,讓很多人興奮不已【詳細】
2022-05-25
城市綠道串起美好生活 我國綠道已達8萬余公里
我國綠道建設最大的特色是串聯城市自然山水人文,服務百姓休閑游憩健身,促進城鄉綠色協調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同時,注重系統規劃、形成網絡,目前各地正在積極推動綠道體系建設【詳細】
2022-05-25
內蒙古寧夏共同推動賀蘭山國家公園創建前期工作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簽訂共同創建賀蘭山國家公園和建立生態保護協同監管、聯合執法機制合作協議。協議圍繞共同推進賀蘭山國家公園創建【詳細】
2022-05-25
北京市屬公園按30%限流比例開放
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5月22日至28日,頤和園、天壇公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香山公園、景山公園、北京動物園、陶然亭公園、紫竹院公園、玉淵潭公園這10家北京市屬公園【詳細】
2022-05-24
永定河生態廊道將“涌動”京城
綿延800多公里的永定河涌入京西群山間,蜿蜒曲折,水光瀲滟,別有一番景致。在今年山峽段治理修復工程完工后,永定河將呈現湖溪相連、碧波蕩漾的百里畫廊,為京城再添勝景【詳細】
2022-05-24
我國林草植物新品種成果豐碩
2022北京春季新優花卉品種展示推介會近日舉辦。在同期舉辦的直播論壇活動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龍三群介紹,近5年來,我國林草植物新品種年申請量、年授權量持續增加【詳細】
2022-05-24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范區街區控規獲批復
北京市規自委近日正式批復《北京順義區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范區SY00-2801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0 年—2035年)》,將建設港城融合的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創新引領的區域經濟提升發展先行區、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范區【詳細】
2022-05-23
2022年,我國將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種群數量超過6000只,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只以上……記者22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拯救保護【詳細】
2022-05-23
北京通州將形成約160公里生態濱水岸線
北京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提出,采取污染防控、水文地貌恢復、棲息地構建生態保護修復等措施,恢復和提升河道生態功能,構建“三網、四帶、多水面、多濕地”的水系格局【詳細】
2022-05-20
合肥:以大園林理念規劃建設城市
在公園城市理念的推動下,合肥合理布局綠化空間,著力構建全域公園,城市風貌與公園形態交織相融。到2025年,合肥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將達90%以上,城市公園達500個【詳細】
2022-05-20
北京發布城市更新專項規劃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牽頭,協同市級相關部門、各區政府,結合北京減量背景和存量特點,確立了以街區為單元、以存量建筑為主體、以功能環境提升為導向的更新工作思路,推進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更新【詳細】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