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大道完成景觀改造 首鋼高爐變身科幻空間
新首鋼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三年以來, “三區一廠”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立足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有力有序地推動了新首鋼三年行動計劃落實落地,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取得階段性成效【詳細】
2021-12-17
河北省舉辦全民義務植樹運動40周年成就展
本次展覽共分三個篇章,通過圖文并茂和視頻等形式回顧總結了河北省全民義務植樹運動40年來取得的顯著成就,集中展示全民義務植樹發展歷程【詳細】
2021-12-17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將開工 創造獨特慢行體驗
項目在清華東路至成府路部分打造城市快閃空間,包括校園文化生活、科技交流和體驗、道口記憶和多功能聚會場所等。這里將恢復五道口的鐵路設施,互動格柵玻璃屏和道閘等將喚起市民對道口的記憶【詳細】
2021-12-17
沈陽首提建設公園城市 中心城區打造成大公園
打造5個超級生態公園,口袋公園不少于3000個,建設5000公里慢道體系……未來的沈陽將把中心城區打造成一個大公園,實現五分鐘見綠、十五分鐘見園、半小時見水系、一小時見綠廊【詳細】
2021-12-16
河北:完善核心賽區景觀提升 力保冬奧會生態安全
河北將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2022年冬奧會三件大事,優化林業草原保護發展布局,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綠色生態空間,強化冬奧會生態服務保障【詳細】
2021-12-16
570多歲北京八里橋大修 重現“長橋映月”景觀
八里橋又名永通橋,因東距通州8華里而得名。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為石砌三孔拱橋。中間橋拱高闊,最高處8.5米,舟行不必免帆,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詳細】
2021-12-16
北京首座“古柏公園”計劃明年5月開園
主干胸圍達到7米,18根大枝撐起龐大樹冠,最細杈也有一摟多粗……生長在密云區新城子鎮的一株側柏,因而得名“九摟十八杈”,專家推斷其樹齡超過3000年,公認為北京現存最年長的古樹【詳細】
2021-12-15
河北滄州:中心城區大運河生態廊道明年開建
明年,河北滄州將以“一卷運河圖、兩岸多彩景、活力智慧河”為主線,對中心城區31公里運河兩岸進行生態修復及提升改造,建設中心城區大運河生態廊道【詳細】
2021-12-15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在哪建?怎么建?
《建設保護規劃》從范圍、目標、功能、布局等方面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的建設保護提出要求,為到2035年北京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全面建成奠定基礎【詳細】
2021-12-15
美國修繕地標性國家公園 2021年投資13億美元
國家公園是美國最偉大的財富之一。2019年,美國國家公園共接待3億人次游客,為當地社區創收210億美元,創造34萬個就業崗位。但是在20世紀,許多國家公園面臨歷史建筑破敗、公路垮塌【詳細】
2021-12-15
國家文化遺產科創中心落戶懷柔中國影都
雁柏山莊的開放運營,將為我國主場外交增加核心要素。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94萬平方米,規劃高度19.76米,項目對原址建筑進行拆除,以北宋《千里江山圖》為藍本,結合宋代建筑特色以及現代化元素升級改造【詳細】
2021-12-14
北京:舊鼓樓大街建筑風貌提升 新增多處景觀節點
舊鼓樓大街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基本完成,北京核心城區又多了一條既浸透歷史文化韻味又散發簡約現代氣息的老街。漫步在剛剛亮相的舊鼓樓大街上,抬頭一望,便可見海棠角樣式、冰盤檐等多種風格搭配的建筑【詳細】
2021-12-14
《青海湖流域生態旅游規劃》通過評審
青海湖被譽為“青藏高原基因庫”,是水禽的集中棲息地和繁殖育雛場所,也是極度瀕危動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棲息地。青海湖不僅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作為中亞、東亞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詳細】
2021-12-14
沈陽擬新建1000個口袋公園 請市民幫忙拿主意
沈陽市2022年計劃啟動新建綜合公園10座,社區公園20座,口袋公園1000個。計劃有了,在口袋公園選址、公園設施設置等方面,政府想聽聽市民的建議。12月13日,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詳細】
2021-12-14
北京八大處公園門區景觀全新亮相
八大處公園位于西山風景區南麓,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廟園林。但是近年來,景區一直存在交通擁堵、停車困難、周邊環境不匹配、景觀特色不突出等問題【詳細】
2021-12-13
上海浦東今年建成40公里綠道 串聯各類生態空間
作為浦東新區民心工程,新區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綠道建設,2021年完成40公里,并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完成200公里,借綠道把一處處公園、綠地等“散落的珍珠串成項鏈”【詳細】
2021-12-13
推進北京中軸線申遺 鐘鼓樓地區將綜合提升
青磚灰瓦之間,北京老城的京韻京味將愈加濃厚。今年至2025年,東城區將全力推進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對歷史建筑、城市水系和傳統四合院民居進行整體保護,實現歷史文化街區成片保護、有機更新【詳細】
2021-12-13
美媒:中國正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中國擁有全球近10%的植物物種和14%的動物物種。但由于外來物種侵入、城市化、森林砍伐、氣候變化、缺乏保護,一些動植物滅絕風險已超全球平均水平。中國首次劃定大面積生態保護區是1982年【詳細】
2021-12-13
廣州大規模砍樹 副市長園林局長等官員被問責
廣州市大規模遷移砍伐城市樹木,嚴重損毀了一批大樹老樹,破壞了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風貌,傷害了人民群眾對城市的美好記憶和深厚感情,是典型的破壞性“建設”行為,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和不可挽回的損失【詳細】
2021-12-13
福建將打造超千公里濱海風景道
為進一步發揮濱海旅游資源優勢,將加快國道G228線福建境內段建設,規劃建設全長超過1000公里的濱海風景道,推動“交旅文產”多元融合、“山海城村”協同發展【詳細】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