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與環球主題公園將水上連通
《規劃》提出,要推進大運河與環球主題公園水上連通,打通大運河與環球主題公園內部蕭太后河連通河段;開通水上巴士,將環球主題公園與大運河進行水路連接,形成通州特有的水上旅游觀光通道【詳細】
2022-01-17
2022荷蘭世園會“中國竹園”方案發布
荷蘭世園會將于2022年4月14日至10月9日在荷蘭阿爾梅勒舉辦。屆時,由蘇州市園林設計院和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同設計的“中國竹園”,將成為蘇州園林海外創新的代表作【詳細】
2022-01-17
陜西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出爐
規劃》明確,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為筑牢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屏障、秦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生態屏障;提升長城沿線防風固沙帶、關中平原生態品質帶、漢丹江水環境綜合治理帶【詳細】
2022-01-17
國家植物園為何選址在北京?又有哪些功能?
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消息一出,引發關注。為什么要建設國家植物園?首個由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植物園,為何選址在北京?國家植物園又將重點突出哪些功能?北京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為我們解答【詳細】
2022-01-14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繼續統籌推進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22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上獲悉: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將統籌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立國家文化公園官方網站和數字云平臺【詳細】
2022-01-14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建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
近期,通州區將以東郊濕地公園為試點,結合公園建設提質,擴大濕地面積,建設景致多樣的人工濕地景觀,打造體現湖澤風貌、兼具生態科普功能的濕地景觀片區。遠期,將在馬駒橋濕地公園修復沿線河流濕地【詳細】
2022-01-14
礦山生態修復造假為何層出不窮?
第二輪第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日通報典型案例。貴州省修文縣陽光砂石廠羅漢坡砂石礦山在生態修復過程中,以鋪設綠網、懸掛塑料樹葉的方式進行虛假整改,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詳細】
2022-01-14
首個反恐主題公園亮相福建福州
反恐主題公園位于烏龍江畔,緊鄰沙灘公園,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公園集宣傳、教育、互動為一體,設有常識區、互動區、學習區3個區域,以互動體驗、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反恐主題宣傳【詳細】
2022-01-13
多國部長級代表呼吁共建“朋友圈”守護濱海濕地
全球濱海論壇10日至11日在江蘇鹽城舉辦。會上,俄羅斯、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部長級官員和代表呼吁加強國際合作,采取務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推進濱海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詳細】
2022-01-13
冬奧景觀1月20日前整體布置到位
北京冬奧會城市景觀布置按照北京、河北兩地“三個賽區一個標準”要求,圍繞“一核四區、兩軸三線、多周邊”布局,注重融合冬奧、春節和民俗元素。本著“重點突出、簡約精彩、融合協調、全民參與、綠色創新、安全可靠”的原則【詳細】
2022-01-13
北京“微空間”改造:“小織補”激活城市更新
北京市發改委于2017年牽頭啟動了“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并以試點項目為抓手,推進各類機制探索和創新實踐,如今已推動實施了65個試點項目——崇雍大街、八角街道騰退空間等一批設計精巧【詳細】
2022-01-13
一年來,我國國家公園建設如何穩步推進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全局性、統領性、標志性的重大制度創新【詳細】
2022-01-13
江蘇淮安:匠心擘畫大運河百里畫廊長卷
淮安舉辦大運河百里畫廊項目開工儀式,中國水工科技館、石塔湖片區城市更新、華章·大角牧風特色田園綜合體等6個總投資超150億元的項目同時宣布開工,涵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詳細】
2022-01-12
南京一年新改建200公里綠道 強化生態與活力
2019年,《南京市綠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獲批,提出了構建江南“一江三環,四廊銜一網”、江北“一江兩環,兩廊銜一網”的綠道結構。去年9月,在總體規劃基礎上,南京市又編制了《南京市綠道詳細規劃(2020—2035年)》【詳細】
2022-01-12
專家提出國家公園中國化的建立模式
我國科學家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為全球生態保護模式提供了“中國方案”。這項成果為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和自然保護事業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詳細】
2022-01-12
河北出臺雙碳實施意見 開展雄安近零碳區試點
根據《意見》,到2025年,河北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6.5%【詳細】
2022-01-11
石家莊:鐵路文化公園景觀小品為城市添亮點
鐵路文化公園位于談固北大街與石德鐵路交口東北角,公園面積約3.68公頃,公園依托石德鐵路環境氛圍,結合石家莊城市及鐵路發展的歷史淵源,全方位展現石家莊鐵路工業的發展及鐵路文化的歷史傳承【詳細】
2022-01-11
濕地公園達1600余處 中國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2005年,我國啟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經過16年的發展,國家濕地公園通過“試點制”“晉升制”等設立方式,總數已達899處。國家濕地公園屬于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中的自然公園范疇,有效保護了240萬公頃濕地【詳細】
2022-01-11
武漢青山熱電廠將打造廠區工業遺產景觀帶
青山熱電廠自1957年投產后,歷經10期改擴建工程,時間貫穿新中國電力體制變革的各個重要時期,是中國電力改革的縮影。廠區門口聳立的汽輪機轉子是新中國初期電力工業技術迅速演化的物證【詳細】
2022-01-11
北京將建1109公里城市濱水慢行系統
城市慢行系統是相對于機動的快行系統而言,把步行、騎行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主要的 一種交通方式。而城市濱水慢行系統則是在濱水空間內建設集通勤、休閑、健身和觀光為一體,串聯起城市與自然【詳細】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