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建好城市口袋公園
近日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工作要“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并強調“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口袋公園作為城市“微更新”的典型實踐,正以“小切口”撬動民生大改善。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建設口袋公園3420個。截至6月底,全國已建設口袋公園超5.4萬個。建設口袋公園,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交流互動的新空間,也更好彰顯了城市治理文明。如何有效經營城市的“金角銀邊”,重構城市空間價值,讓小小的口袋公園充分承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值得深入考量。
當前城市發展過程中,老舊城區人均綠地面積不足、高密度社區活動空間匱乏等矛盾比較突出。建設口袋公園,應優先覆蓋盲區布局,實現公共資源的普惠化。突破“為建而建”的思維定式,借助大數據分析、社區調研等手段,精準聚焦居民生活需求,盤活邊角地、閑置地,打造“15分鐘綠色宜居生活圈”。
口袋公園規模雖小,但并不意味著功能單一、作用小。應突破傳統綠地功能局限,著力打造“休閑+健身+文化+社交”的復合型場景,加強適兒化、適老化及無障礙設計,滿足多樣化需求。同時,通過微景觀、文化墻、主題展等,將歷史記憶、民俗傳統等融入公園場景,使口袋公園成為展示城市文化的“露天博物館”、傳承城市文脈的新載體。
口袋公園的維護管理同樣重要。應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口袋公園打造成城市的“綠肺”。此外,可通過園長制、志愿服務等方式,鼓勵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設計者”“維護者”,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優化”,從“空間改造”升級至“場景營造”,隨著“公園+”模式的不斷拓展深化,方寸之地將釋放出更大的民生紅利,使城市變得更加舒適宜居。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給國家公園“上戶口”,不簡單
這本國家公園的“戶口本”,遠非簡單的權屬證明【詳細】
走進阿里巴巴總部 解碼城市更新北京方案
從飄著花椒香的農田到涌動代碼流的科技極地,望京的蛻變史恰是北京城市界面升級的微縮景觀。近日,記者走進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在這座科技與綠色共舞的“方舟”里,解碼政企協作的“北京方案”【詳細】
首批五個國家公園都有了“戶口本”
自然資源部8月11日宣布我國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全部完成確權登記,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和三江源5個國家公園都有了“戶口本”。通過摸家底、建檔案,明確了“誰所有”“由誰管”,真正實現“底數明、權屬實、邊界清”【詳細】
南京:“中華美學之皇家園林”文化廊建成開放
日前,玄武湖景區的“中華美學之皇家園林”文化廊建成開放,解鎖玄武湖的傳奇故事。走進位于景區梁洲金陵盆景園的“中華美學之皇家園林”文化廊,鏤空的扇形花窗和綠植、竹子相映成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