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軍:遏制大拆大建浪費別等既成事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近日在解讀最近出臺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時說,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但還存在城鄉建設模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外觀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等突出問題。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建筑使用壽命遠低于設計使用年限。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話題熱度未減,發改委“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出臺,又將公眾審視的目光引向建設領域大拆大建所造成的驚人浪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大拆大建浪費絕不亞于公款吃喝,而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關專家和廣大公眾對建筑壽命短、能源耗費嚴重現象的關注由來已久,有的純屬豆腐渣工程剛剛竣工即夭折,有的因“規劃沒有變化快”新建不久即拆除重建,有的是拍腦袋規劃上馬不具實用性而不得不推倒改建,有的則因沒有量力而為至爛尾,等等。
大拆大建能源消耗、財富損失巨大讓民眾心痛和不滿,如東北某地投資8億建成的廣場未滿3年被拆除,一時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大拆大建不少都是政績沖動所致,不惜浪費社會財富追逐GDP,有的繼任將前任的規劃建設推倒重來,無不令公眾十分反感;而且大拆大建現象背后往往還寄生著腐敗的因子,更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有關部門開始重視并從制度層面遏制大拆大建浪費行為,固然是個值得期待的進步。不過,事后的處罰追責固然必要,但僅僅實行建筑報廢拆除審核制度,待浪費既成事實后予以懲戒顯然遠遠不夠,把好規劃審批的關口,強化問責機制,遏制亂開口子、亂批項目現象,不該建的堅決不讓建,不該拆的堅決不讓拆,才能源頭上、根本上達到治理目的。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城市更新:告別大拆大建 高下之別在留白
擁擠的市中心、不同歷史階段疊加的功能,分布在逼仄的空間里;休閑缺少余地,城市功能的發展也缺少施展的舞臺……于是,“城市更新”這個詞匯被頻繁地提及。5月1日申城正式實施《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告別大拆大建,一個以土地存量開發為主的新時代來臨了。【詳細】
為什么要提“城市更新”
新聞背景:《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將在本月正式實施。以往,人們聽到較多的是“城市規劃”,很少聽到“城市更新”。什么是城市更新?巴黎、奧斯陸等西方城市更新的實踐中有哪些值得我國尤其是上海借鑒之處?城市更新與“大拆大建”又有何不同?【詳細】
城市發展“大拆大建”背后的法治困境
法治思維也不是不關注城市建設發展,只是需要執政者以法治思維去推動建設發展,時刻將法治所蘊含的科學理性、民主參與等價值納入城建之中,更看重城市的自由、公平、和諧、權利、福利等,以實現一座城市的良性、可持續、公平地發展。【詳細】
住建部:《村莊整治規劃編制辦法》發布施行
為貫徹落實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的精神、指導各地結合農村實際提高村莊整治水平,住房城鄉建設部編制了《村莊整治規劃編制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近日發布施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