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疊山理水到生態和諧 蘇州要建成生態園林城市群
石湖長堤上種植洞庭紅橘,蘇州植物園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從昨天上午舉行的全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上傳出的一系列信息顯示,蘇州園林綠化已不再是在一片空地上疊山理水種樹這一傳統做法,而是逐漸從滿足人們的觀賞需要向滿足生態需求和環境需求轉變。副市長徐惠民出席了會議。
三年來,蘇州城市綠化總量持續增長,僅市區就新增綠地1636.5萬平方米。而干將路景觀綠化、環古城風貌帶三期、三角嘴濕地公園一期、昆山市224省道綠化、張家港環城河景觀綠化、常熟市沿江綠化景觀、太倉市城北河濕地公園、吳江市城南公園等一批重點生態綠化項目,高起點設計、高質量建設,呈現出很高的生態和景觀水平。全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蘇州市區、張家港、昆山、常熟去年全部通過國家住建部組織的考評驗收,昆山巴城鎮、吳江同里鎮還榮獲了“國家園林城鎮”稱號,全市24個城市園林綠化項目被評為省級優秀工程。
徐惠民要求,蘇州要按照尊崇自然、適應自然、巧借自然的發展理念,構建以城市綠化為基礎,自然山水為依托,人文景觀為亮點的自然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和諧發展的城市空間,力爭“十二五”期間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群。
會議要求城市園林綠化要堅持科學規劃,量質并舉,綠化建設必須與城市發展同步進行。今年市區將繼續推進年度新增450萬平方米綠地實事項目,主要實施南石湖景觀綠化、火車站南廣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配套綠化、新城綠化,東太路、白馬澗生態區道路以及星華街南段綠化等工程,還要推進“兩河一江”綜合整治和綠化提升工程。
同時,綠化質量也將進一步提升。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局長衣學領介紹,當前城市綠化面臨土地、資金和環境容量等嚴峻挑戰,因此必須珍惜每一塊土地,把每一個工程建成精品,構建起“綠量適中、布局合理、景觀優美、特色突出”的城鄉生態網絡框架。事實上,豐富多彩的鄉土樹種已成為營造蘇城生態環境的主力。例如,正在建設中的石湖濱湖景區的長堤上要成排種植洞庭紅橘,春可觀花,秋可賞果。而一個面積約5平方公里的蘇州植物園建設方案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建成后將成為蘇州鄉土樹種的博覽園。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