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與京杭大運河實現“世紀交匯”
今年4月,京杭大運河經過補水后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永定河與京杭大運河擁有一小段共同河道后,各自分流。京杭大運河與永定河雙雙全線通水并實現交匯,顯示華北地區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取得重大進展【詳細】
2022-05-13
天津港保稅區打造特色景觀扮靚環境
在保稅區臨港濕地公園,通過人工生態修復技術,這里已成為一座以修復海河入海口生態環境和保護鳥類棲息地為目的、兼具景觀效果的生態濕地公園。為豐富公園景觀【詳細】
2022-05-13
河北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目標
河北將壩上高原區、濱海區、太行山、燕山、白洋淀、衡水湖劃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確定了加大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力度、科學開展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與研究【詳細】
2022-05-13
鄂城鋼鐵:景觀規劃新引領 造就綠色新鋼城
鄂鋼伴隨著鄂州城市的發展,為鄂州、中國鋼鐵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鄂城鋼鐵的發展也給鄂州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環境壓力和制約。鄂鋼景觀項目最大的創新,就在于不止把廠區景觀作為獨立的景觀設計【詳細】
2022-05-12
北京:部分公園將拆除圍欄銜接慢行交通
北京市加快推進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東拓(良莊西街—林萃路)工程、南展工程建設;優化東三環、北四環輔路(海淀橋—志新橋)慢行走廊,增加8處慢行優先示范街區;加快慢行交通規劃編制,建設慢行優先示范街區【詳細】
2022-05-12
國家森林公園被“毀容”,誰在選擇性“失明”?
國家森林公園內,車輛行駛在隨意丟棄著廢石的道路上,顛簸不堪,望著窗外尚未返青發芽的草木,愈加肅殺。向公園深處走去,裸露的山體、摻雜著雪水的渣土,在正午的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刺眼。停下車行走,只見連綿不斷的山巒被“開膛破肚”,走近礦坑邊看上一眼便會倒吸一口涼氣【詳細】
2022-05-12
河北大規模國土綠化成就綠色冬奧
近日,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與荒漠化防治處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河北省先進集體”稱號。這是對河北省林草局組織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特別是張家口高質量完成冬奧賽區87萬畝造林綠化工作的充分肯定【詳細】
2022-05-12
“道法自然”打造崇禮冬奧生態廊道景觀
張家口崇禮區近年統籌推進冬奧核心區生態景觀的規劃設計,打造生態綠地體系,為冬奧會提供優良的生態環境與景觀保障。崇禮冬奧生態廊道景觀項目主設計師田園,向大家介紹了崇禮冬奧賽事生態廊道景觀的規劃思路及設計亮點【詳細】
2022-05-11
解決生態問題 圓明園修復再生水重建魚鳥天堂
水,是圓明園的靈魂。這座以“水景園”著稱的大型園林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近些年因自然水源的緊缺,景觀用水改為再生水。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碧波蕩漾、魚翔淺底的和諧美景,背后是一段長達15年的生態治理之路【詳細】
2022-05-11
廣西將新建或改擴建100個體育公園 融入民族文化
廣西將融入民族文化、科技等元素,打造一批民族文化體育公園。結合當地民俗特色,增設花炮、打扁擔、獨竹漂、投繡球、民族健身操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場地設施。支持各地依托體育公園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提高體育公園利用率【詳細】
2022-05-11
西藏:在高原 護好草原生態
地處高寒地區的西藏,曾因過度放牧、草地退化等原因,面臨草畜矛盾和生態問題。近年來,西藏在那曲、日喀則等地推廣人工種草項目,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適合高原地區的“種草養地、種草養畜、林草間作、沙固水聚”草業發展之路【詳細】
2022-05-11
我國今年將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保護重點有哪些?
在日前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我國今年將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生態區位重要和生態功能良好的區域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的消息,引起關注。第一批國家公園設立以來,生態保護取得哪些成效?【詳細】
2022-05-10
江蘇大力推進“樂享園林”建設
“樂享園林”建設包括但不限于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公共空間林蔭化、立體綠化等。我省要求采用織補、繡花等手法,建設百姓身邊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園,單個口袋公園建設項目規模原則上在500-20000平方米【詳細】
2022-05-10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用好中華文化生態智慧
雨落、蟲鳴、風動、花開、雷響、雁來……觀察并記錄一時一動的物候,是總結形成二十四節氣的基礎。作為農耕文明古國,中國人在擁有成熟的成文歷法之前,就懂得“望杏敦耕,瞻蒲勸穡”,從植物的生長狀態中判斷農耕的時機【詳細】
2022-05-10
大城市做好規劃選址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
要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拓寬監測范圍和渠道,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對緩報、瞞報、漏報的嚴肅追責。要提高隔離點、方艙醫院建設儲備標準,做好規劃選址和基礎設施、必備物資準備【詳細】
2022-05-10
武漢的城市文化創意井蓋引起聯合國關注
“漢水”系列文創井蓋,由武漢水務集團與武漢大學師生共同設計,武漢水務集團漢水科技生產,井蓋表面圖案分為彩色版和銅色版。今年2月,首批精美的特色井蓋亮相武漢街頭,受到市民廣泛好評【詳細】
2022-05-09
北京:綠色轉型治理首都“大城市病”
首都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以綠隔為主體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是關鍵一環。近日,《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減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復,繼核心區建設和副中心建設之后,全面譜寫總規實施的第三篇章【詳細】
2022-05-09
呼和浩特:以水為線、打造環城生態廊道
為打造優美的濱河生態景觀,2021年首府園林深入推進大黑河(呼和浩特城區段)、小黑河及沿線生態環境治理和景觀優化工作,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打造大小黑河景觀帶,在城市周邊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詳細】
2022-05-09
《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發布
為測算評估公民綠色行為的碳減排量,激勵公眾踐行綠色行為,推動綠色生活方式廣泛形成和貢獻“雙碳”目標,近日,團體標準《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正式發布【詳細】
2022-05-09
北京中軸線最南端大興機場臨空區將建中央公園
北京大興機場臨空區將打造中央公園。記者從市規自委獲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禮賢組團DX12-0104-0001等地塊(中央公園一期)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正在進行公示,聽取公眾意見【詳細】
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