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國家公園法頒布實施意義
國家公園法通過審議,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公園法頒布實施有何重要意義?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來看專家解讀。
專家表示,國家公園法是我國首部關于國家公園的專門立法,其頒布實施對于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科學院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徐衛華介紹:“國家公園法明確要編制國家公園總體空間布局,根據主要保護對象它的空間分布,特別是圍繞生態系統最重要、生物多樣性最富集,自然遺產最精華、自然景觀最獨特等這些要求,明確國家公園應該在哪個地方布局。”
徐衛華介紹說,國家公園設立后,可以作為一個特殊單元來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相關管控要求,通過規劃來科學管制空間。他說:“根據生物多樣性富集程度、人類活動的干擾等,明確國家公園邊界劃在哪個地方、劃多大;同時根據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等,明確國家公園的管控分區,哪個地方應該劃在核心保護區,嚴格禁止進入,哪些區域應該作為一般控制區進行規劃。”
按照特性和規律系統保護修復生境
國家公園法同時還規定了如何開展系統的保護修復。特別強調要根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的保護要求,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特性和內在規律,來保護修復生境。
在保護方面,國家公園法強調根據保護對象的差異化特征,包括生態系統的野生動植物物種和遺傳資源、自然遺跡、自然景觀等,制定相關保護方案。徐衛華稱:“比如說對于老虎等這樣的野生動物,需要進行嚴格的保護,盡量和人少接觸。但是對于擁有漂亮自然景觀的地區,對人類的活動不敏感,可以讓人有更多的空間去接觸自然,享受自然。”
在修復方面,國家公園法強調以自然恢復為主,根據區域生態系統的狀況來開展生態修復。專家介紹說,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能力較強,只要消除人類活動干擾,把相關區域封閉起來,自然生態系統就會慢慢演替恢復到較好狀態。
通過建立機制促進民生改善
國家公園要建設好,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把周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起來。為此,國家公園法強調通過建立機制來促進民生改善。
國家公園法明確了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國家公園內的原有居民,可以通過縱向、橫向等多元化生態補償,獲得相關補助和收益。同時,創造更多機會,讓國家公園內的原有居民通過參與國家公園的建設獲得收益。
徐衛華表示,國家公園法明確,優先讓當地的居民擔任生態管護員,這樣可以獲得相關的收益,當地老百姓還可以參與一些生態旅游服務,或者售賣他們自己的農特產品等,獲得相關的收益。通過這些措施,真正促進民生改善。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海淀:“身邊公園”變身城市活力新空間
經過升級改造的海淀公園“憩心亭”,變身“討源書屋”,為公園增加了不少書香氣。記者從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公園綠色消費場景的不斷拓展,海淀區已建成示范性場景28處,累計吸引客流近百萬人次。越來越多的“身邊公園”向“新商圈”轉型【詳細】
新疆鐵門關:戈壁灘上崛起“公園城市”
以綠為底,向美而行。自2012年掛牌成立至今,短短10余年間,這座戈壁灘上的軍墾新城,已然書寫出生態蝶變的壯麗篇章。如今,鐵門關市公共綠化面積達8272畝,綠地率達4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9平方米【詳細】
2025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評審結果公告
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各高校和設計師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參賽作品經評審委員會評選評議和社會公示,結果無異議。現將獲獎名單予以公告。【詳細】
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公布
迎接新中國生日,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沿線年年擺花。昨天,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今年的花卉布置方案,18米高的巨型花籃處處彰顯和平的愿景,預計在10天后完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