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坑上崛起的辰山植物園
遠眺上海辰山植物園 沈戚懿攝
近年來,辰山植物園越來越受到上海市民的喜愛,成為他們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這是一座集科研、科普、觀賞游覽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占地面積207萬平方米,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植物園。
春天,園內到處花開爛漫,櫻花、海棠、梅花等各色春花爭艷;入夏,草地廣播音樂會、夏令營等活動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上海市民,到辰山植物園尋找樂趣;秋季,園內依然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各種觀賞草盡情展現秋日之美;冬天,不只有蠟梅的凌霜傲雪,還有落羽杉的斑斕與溫柔,更有溫室內牡丹、蘭花、朱頂紅、紅掌等各類年宵花烘托新年氣氛。
從2004年至今,辰山植物園不斷發展,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的合作共建下,以中長遠規劃為引領,探索出一條現代植物園創新發展路徑。經過10多年的實踐,成功將一片廢棄工業用地打造成奇妙的植物王國和市民的精神家園,成為植物園新生代典范,為上海建設國家植物園打下堅實基礎。
百年礦坑綠色蝶變
“礦坑花園”是辰山植物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曾斬獲多項國際園藝大獎。誰能想到,十幾年前,這里還是光禿禿的破碎山體,還有采石場的工業遺跡。如今,站立在礦坑邊緣,瀑布擊打著一汪深潭,懸崖斷壁旁生長著各種高矮不一的灌木叢和各色野花,每到春秋時節,一片鮮艷奪目的美麗景色。
早在1905年,辰山就開始大量采石,特別是在抗戰期間,辰山的石料被大量送往前線,用于軍事工程。1949年,辰山采石場東西5個塘口全面動工,史料記載,年產石料高達25萬余噸。1955年起,開采規模逐年擴大,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后,經濟飛速發展需要更多建筑材料,加之上海地區缺乏山體,辰山便成了為數不多的石材開采源。久而久之,山體變得破碎不堪,原本完整的辰山被削去了一半,并且采石場還向地下繼續深入挖掘,從而形成了近60米的礦坑。
將近一個世紀的石材開采,使辰山的山體嚴重變形,山上幾乎沒有林木,水土流失愈發嚴重,當地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破壞。
終于在2000年,辰山采石場被關停。
2004年至2010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關注和市綠化市容局的組織下,從規劃、動員到建設,歷經6年時間,把當初的礦坑建成了如今的辰山植物園。
經過多年發展,辰山植物園建成中心展示區、植物保育區、五大洲植物區、外圍緩沖區等四大功能區,成為公眾了解植物、走進自然的文化陣地,年游客量超過100萬人次。園內,以植物多樣性為基礎、各具特色的高品質專類展示園包括:礦坑花園、展覽溫室、月季園、藥用植物園、城市菜園、春花園、觀賞草園等。
現代科研支撐發展
科學研究是植物園發展的主體和基石,尤其是基于活體植物引種收集、栽培馴化和發掘利用的研究,始終貫穿著植物園的發展歷程,是植物園的核心價值所在。
辰山植物園一直注重基于活體植物收集的研究工作,將科研與活體植物收集、專類園建設密切結合,立足華東、面向全球開展特色植物資源收集與研究,目前已建成唇形科、蕨類植物、荷花、睡蓮4個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和1個國際資源圃,遷地保護活體植物18989種(含種下單元及品種),收藏臘葉標本19萬份、DNA材料6.8萬多份,活體植物分類群總量位居全國第二,華東野生植物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面向人類健康和城市生態環境建設需求,辰山植物園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工作,已形成“植物多樣性與保育”“代謝與資源植物開發利用”“園藝與生物技術”等三大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并成立了“上海市資源植物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華東野生瀕危資源植物保育中心”“城市園藝研發與推廣技術中心”等3個省部級以上研究平臺。辰山植物園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打造了植物保護與開發利用新模式。目前,已開發的植物物種AI鑒定和數據采集App、資源植物開發利用的“植物工廠”、適合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園藝技術體系等,均對現代植物園發展具有一定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辰山植物園已發表1100余篇科研學術論文,其中SCI450余篇,出版或參編專著或譯著90多部,獲授權專利33項、軟件著作權45項,登錄或培育新品種40余個,榮獲12個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為上海建設國家植物園積累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提供了科研平臺保障。
科普園藝打造品牌
植物園不僅是收集植物、展示植物、研究植物的重要基地,還是人們休閑娛樂、進行科普教育的場所。辰山植物園雖然建園只有十幾年,但已形成頗具特色的“辰山品牌”。上海國際蘭展、草地廣播音樂節、不同季節的自然教育活動、各種科普宣傳活動、形式多樣的花卉展,都成為辰山植物園一年四季吸引大眾的熱點。
辰山植物園先后建成熱帶植物體驗館、4D科普影院、樹屋、海盜船、兒童園、勇者之路攀爬網、空中藤蔓園等科普體驗設施,為中小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科普場地和先進的硬件設施,逐漸成為國內知名的科普教育基地。
辰山植物園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優秀的科普團隊,針對不同目標人群精準施策,每年策劃實施科普活動近100場,直接科普受眾超過10萬人次。目前,已形成一系列辰山特色品牌,如面向幼兒的“寶寶坐王蓮”活動、面向小學生的“辰山奇妙夜”科普夏令營和研學實踐課、面向中學生的“準科學家”培養計劃、面向成人的“園藝大講壇”、面向親子家庭的“快樂采摘季”等,以植物為特色的“園—校”聯合自然教育模式日趨成熟。
上海國際蘭展是辰山植物園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會展活動,向社會展示蘭花的科研成果、蘭花品種、行業發展等,由蘭展、學術會議和社會活動三部分構成,以蘭花多樣性、景觀特有性、學術高端性、產品豐富性等成為國內具有極大吸引力和影響力的花展項目。歷屆蘭展都吸引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權威專家、學者及廣大業余愛好者參與。
上海月季展、辰山睡蓮展等特色主題花展同樣精彩。每年春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豐花月季等為游客奉獻一場精美絕倫的視覺盛宴。每年的睡蓮展展示熱帶睡蓮、耐寒睡蓮、小微型睡蓮、精品睡蓮等世界各地睡蓮品種幾百個,園內水面波光瀲滟,各色睡蓮如詩如畫。
每年5月中旬,草地廣播音樂節在“綠色劇場”大草坪搭臺演出,吸引了眾多音樂愛好者歡聚娛樂。
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辰山植物園為游客搭建了休閑娛樂的綠色平臺。
辰山植物園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搭建了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目前正積極加入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堅持對標最高最好最優行業水準,為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環境建設貢獻力量。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