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莊寨:這樣依托文化遺產振興鄉(xiāng)村
圖①:永泰縣和城寨風光。圖②:村民在修繕祖屋。張培奮攝
永泰縣仁和莊一隅。張培奮攝
核心閱讀
位于閩中戴云山區(qū)的永泰莊寨是基于山林經濟的居防一體鄉(xiāng)土建筑,已有千年歷史。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古建筑,當地探索“村保辦+理事會”的機制,同時結合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探索書吧、民宿、研學基地、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空間等業(yè)態(tài),形成多條旅游精品線路,為古厝新生注入活力。
今年3月,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發(fā)布“2022世界建筑文物觀察名錄”,從全球225處提名遺產地甄選25處作為支持對象,其中福建福州永泰縣的黃氏“父子三莊寨”入選。這意味著,莊寨這一獨特建筑進入國際視野,也為鄉(xiāng)村文化遺產的保護活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莊寨:深藏山區(qū)的昔日風華
永泰莊寨位于閩中戴云山區(qū),始于唐朝,盛于明清,前寨后莊,是一種基于山林經濟的居防一體的鄉(xiāng)土建筑。防御系統有碉式角樓及機關、竹制槍孔、跑馬道等。而深深的水井、寬大的排水溝以及私塾等建筑,又體現著居住屬性。
歷史上,永泰莊寨總量超過2000座,現存比較完好的仍有152座。如今,永泰縣大展村的“五寨十六莊”、下園村的“一寨連九莊”等仍可見當年盛況。永泰莊寨采用“四梁扛井”的獨特建筑結構,精致的木雕、彩繪、灰塑、掛瓦墻等令人稱奇,有“山嶺奇構”的美譽。
在永泰,耕讀文化根深葉茂,南宋年間出了7位文武狀元,現存豐富的文獻,記載著代代傳承的家風家訓,內容多為尊師、勤儉、勵志、團結互助等。
現如今,在永泰還流傳著許多當地人耳熟能詳的故事。莊寨人很講誠信,積善堂的主人1905年借錢修建莊寨,其后人1996年終于還清;有當地人后代移居外地后,仍每年派人回永泰參與打掃祖厝,600年不曾間斷;用坦厝的門額橫批“吾愛吾廬”就像今人所說的“我愛我家”……而此次列入觀察名錄的黃氏“父子三莊寨”保存豐富的契約文書,記載了明清時期閩中山林開發(fā)的進程,反映了家族作為當時最基層的社會治理單元,是如何通過血緣、地緣和契約關系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繁衍發(fā)展的。
保護:探索獨特的永泰經驗
歲月流逝,許多莊寨少人或無人居住,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古建筑,永泰縣于2015年9月成立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村保辦”),對現存較完好的莊寨,由縣財政列支經費,有重點地加以修繕保護。
永泰縣政協副主席、村保辦主任張培奮說,縣里對使用獎補資金設立嚴格的門檻,包括必須先修繕、政府補助不能超過總耗資的50%等。這樣一來,政府資金以少引多,撬動社會資源投入文保。
不僅如此,永泰縣還獨創(chuàng)了依托宗親成立的莊寨保護與發(fā)展理事會,截至今年2月已在縣民政局登記成立38個理事會。
莊寨地理位置分散,要保護好,離不開群眾參與。漸漸地,永泰群眾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人們紛紛出錢出工出力修繕自家祖屋,人們的觀念也從“拆寨為榮”逐漸轉變?yōu)?ldquo;護寨為榮”。
愛荊莊是700多名鮑姓宗親的祖屋。從小在莊里長大的愛荊莊黨支部書記鮑道文說,父親的一句話讓他堅定了修復祖屋的決心:“不能讓莊寨文化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弄沒了!” 鮑道文等四處奔走呼吁,率先成立理事會。有政府資金引導,理事會牽頭,村民齊心參與,人們熱情高漲,共捐資400萬元,還把老家具、工具等匯聚陳列,老族譜、票據、照片、古籍等擺滿莊寨的廳堂。經過多年不間斷的努力,愛荊莊煥發(fā)新生機,2018年11月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文化遺產保護優(yōu)秀獎。
“村保辦+理事會”的機制破解了文保難題。永泰縣幾年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使30多座莊寨做到了不塌不漏不倒,有18座成為省級保護單位,積善堂、紹安莊等5座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泰莊寨獲評“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等稱號。
活化:發(fā)展多種文化業(yè)態(tài)
“保護的目的是再生。”張培奮介紹,修繕后的莊寨,最低功能是重現祭祖和家族聚會盛況,但文化遺產保護絕不止步于此。永泰正結合鄉(xiāng)村振興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為古厝注入活力。目前永泰莊寨已有書吧、民宿、農家樂、研學基地、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空間等業(yè)態(tài),縣內形成多條莊寨旅游精品線路,正進一步籌劃對莊寨和傳統村落進行集中連片的保護利用。
愛荊莊活化利用后,功能大大延伸。民俗館收集的老物件,布滿5個展室;紅色記憶館由周圍5個村支部共建,其中“莊寨聽黨說”主題展陳列了從莊寨走出的革命者事跡;莊寨新建的愛心書吧,藏書達1.3萬冊。
在不遠處的青石寨,鮑永正在創(chuàng)客空間忙活著。和他一起工作的,是一群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他們利用當地土特產推出“寨下有禮”文創(chuàng)禮品,又準備建一家農產品加工廠。
畢業(yè)于設計專業(yè)的青年夫妻石浩男和謝方玲,在嵩口鎮(zhèn)租下清代古厝黎照居,將其改造為多功能的時尚空間,他們的設計工作室也設在這里。謝方玲說,古建是舊的,生活是新的,鄉(xiāng)村振興要發(fā)現價值,植入現代元素。張培奮也認為,文化遺產不能是孤零零的,實現持續(xù)發(fā)展要發(fā)現、重估、輸出鄉(xiāng)村價值,讓城鄉(xiāng)之間形成交匯。
“十里竹林到月洲,一溪桃花伴芙蓉。”月洲村是宋代詞人張元干的故鄉(xiāng)。這些年,月洲村修復張元干故居、張氏宗祠、寧遠莊,重建寒光閣、水月亭等,并新建一批旅游基礎設施,村里觀光農莊、研學營地、度假村齊全。該村莊寨寧遠莊經修繕后已變身為古兵器博物館,村里還舉辦攝影大賽、楹聯大賽、美麗鄉(xiāng)村旅游季等活動,村民辦農家樂,開民宿,或在家門口銷售自產的蜂蜜、花生、山茶油……依托文化遺產振興鄉(xiāng)村,激活了古老的月洲。
月洲村獲評全國文明村、“福建十大醉美村落”等榮譽稱號,一年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村民得到了實惠,外出打工者紛紛回流,安居樂業(yè)。村支書曾鞏榮開心地說:“現在我們打工不出門,產品不愁賣,出門很自豪。”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