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打造21條文旅騎行路 建20條慢行林蔭道
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步道是構成城市慢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北京市完成了二環輔路慢行系統改造,打通了一條貫穿“回天”地區、北部中軸的42公里騎行綠道,建成了37條慢行林蔭路……見縫插綠、景美路暢的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騎車和步行出行。據市交通委介紹,今年北京將繼續打造21條文旅騎行線路,建設20條慢行林蔭道,逐步推進城市慢行系統與濱水道、園林綠道聯通融合,營造更好的慢行環境。
多舉措保障通勤路暢通
非機動車道不連續、機動車侵占嚴重一直是慢行系統發展痛點。
去年,北京市完成京藏輔路慢行廊道優化、二環輔路慢行系統改造,以及東單南北大街延長線、平安大街慢行系統優化提升等幾項大工程。以二環輔路慢行系統改造為例,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寬度,局部實施工程改造,明確機動車、非機動車隔離等措施,在二環路騎行變得更加舒適。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荊祿波介紹,今年,北京將優化東三環、北四環輔路慢行環境,推進自專路東拓、南展建設,選取雍和宮—國子監等歷史文化街區,創建慢行優先街區試點。
倡導非機動車及行人優先
硬件達標了,軟件也得跟得上。荊祿波告訴北青報記者,全市主要通過三項措施改善交通出行秩序。
一是通過完善交通標志標線、優化信號配時等方式,全年設置路口自行車一次左轉74處,明確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交通流線和通行權限,路口通行秩序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針對胡同交通的通行特點,在王府井韶九胡同、帥府園胡同、煤渣胡同等9條胡同開展30公里/小時限速區試點工作。二是深入開展“文明駕車,禮讓行人”專項整治行動,全市118處示范路口和30處校園周邊示范崗交通秩序有了明顯提升。三是科學施劃共享單車停放區,在51處重點軌道站點實現電子圍欄全覆蓋,規范共享單車停車秩序。
慢行系統與濱水綠道聯通融合
據介紹,去年北京打通了一條貫穿“回天”地區、北部中軸的42公里騎行綠道,搭建了一個安全連續、覆蓋廣泛的“騎行+步行”網絡體系,促進自行車、步行與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同時,北京持續推進核心區林蔭路網建設工作,累計完成37條慢行林蔭路。為了吸引市民休閑“打卡”,北京積極打造“漫步北京”文旅騎行主題線路建設工作,累計完成4條文旅騎行線路,引導鼓勵市民游客騎行逛京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