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轉角遇到“詩和遠方”,海派文旅空間遍布城市角角落落
“家門口的好去處”之上生·新所。記者 邢千里攝
一個藏在永嘉路嘉瀾庭里弄里的“口袋廣場”,濃濃咖啡香氣熨帖著社區生活,成為街坊鄰居的會客廳;一家開在瑞虹天地月亮灣商場里的“理發店”,金牌造型師都是演員,邀請客人來幫忙“破案”,前來當一回偵探的體驗者絡繹不絕……如此小而精美、主客共享的海派文旅空間,在全市各區已達到200家。
在昨日舉行的上海“雙百”文旅民心工程建成發布會上,10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和100家“上海演藝新空間”集體亮相并獲得了授牌,凸顯了上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生動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發展理念。
處處是景,時時宜游,營造主客共享的城市文旅空間
四平路1028弄是一條200多米狹長的“背街小巷”,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在張華英的記憶中曾經整條路“全都是門面房”,占道經營現象非常嚴重,環境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自2016年10月起,1028弄通道進行了徹底整治,如今被定義為“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現在出門經常能碰到慕名而來的文藝青年。”張華英告訴記者,家門口的一條“詩歌單行道”出現后,“看到很多年輕人過來散步、閱讀和拍照”。
四平路社區的“詩歌單行道”。記者 葉辰亮攝
作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人口密度大,公共空間狹小,市民想在社區周邊找個地方開展文化、健身、休閑等活動不太容易。近年來,經過一系列城市更新,一個個充滿城市活力和溫度的公共空間“潛”入了市民身邊。設計師提升了空間品質,藝術家營造了空間美感,企業家培育了空間品牌,令上海成為“處處是景、時時宜游、主客共享”的都市型大景區。
這100家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中有金山凍齡夢工廠、我嘉文創館憶空間等,它們提升了社區宜居景觀,開放了廠區體驗空間,凸顯著上海都市旅游的煙火味、人情味;有武康大樓街區、井亭天地首爾夜市、畫家街等,注入文化旅游元素,精雕細琢每一個細節、每一寸草木;有福藝坊、滬東“來客廳”、嘉瀾庭等,吸引社區規劃師進行專業化設計,提升了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休閑品質和服務能級;有智慧灣、G60科創云廊等代表,依托社區周邊高校、園區、企業等的科技、創意和文化資源,推動社區、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G60科創云廊。記者 袁婧攝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以優質的文旅服務溫暖人民,推動人民城市美好愿景變為現實”,正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所說,推出和提升一批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就是要把人民的建設成果為人民所用、為人民所享,把“詩和遠方”送到市民群眾的身邊。“演藝新空間”的誕生,同樣是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破題”而出,使文化和旅游成為人民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自2019年上海在全國首創“演藝新空間”起,越來越多商場、文創園區、酒店、餐廳、書店、藝術中心、旅游景點、游輪等場所完成了演藝新空間轉型。先后共有九批演藝新空間通過認定獲得授牌,至此,上海演藝新空間數量已達100家,遍及全市13個區。這些個性鮮明的“非標”演藝場所,成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重要力量,讓城市的文化娛樂生活遍地開花。
演藝集聚效應推動“爆款”頻出,助推新業態、新消費發展
在游船時傾聽一場昆曲、在喝咖啡時觀摩一場話劇、在用餐時欣賞一場爵士樂……與傳統劇場相比,演藝新空間的演出更注重互動性和體驗感,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休閑與社交需求。
“脫口秀、音樂劇、話劇、舞蹈等藝術類型應有盡有,”國網電氣工程師李斌過著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之余,演藝新空間成為他減壓的“精神休息站”。從亞洲大廈到四行倉庫,小李的足跡隨著演藝新空間規模的擴大一路延伸。據初步估計,上海百家演藝新空間每年帶來近萬場的各類特色演出,今年更有望突破兩萬場,演出劇種包含戲曲、話劇、音樂劇、脫口秀、相聲等不同類型,有些甚至已成為游客來滬旅游必去的“打卡點”。
以亞洲大廈“星空間”為代表的演藝新空間已成為“爆款”演出集中地,目前已開出22個空間,至11月底演出場次超過2000場,成為上海乃至全國演出密度最高的大廈,與周邊的演藝大世界劇場群形成了集聚效應。
“新空間駐演已經成為開心麻花的新賽道。”開心麻花聯席總裁汪海剛說。今年9月初,由開心麻花推出的沉浸式戲劇《瘋狂理發店》進入瑞虹天地月亮灣長期駐演。運營至今,三個月的演出場次120場,票房收入達840萬元,不僅推動了文商旅融合,帶動了餐飲、購物等綜合消費,還助推演藝新業態的創新與發展。
在演藝新空間建設過程中,不少演藝新空間充分發揮自身商旅發達的優勢,根據自身場地特點,結合各類消費人群需求,積極跨界、“破圈”,開發出別具特色的演出。越來越多的專業劇場也開辟出舞臺之外的表演空間進軍演藝新空間領域,在和其他各類經營主體的良性競賽和創意碰撞中,再造演藝新空間的價值。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