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地下藝術館”上新 個性化設計精彩紛呈
17號線次渠站通道上方的巨幅作品特色鮮明。記者 程功攝
隨著多條地鐵新線即將開通,北京地鐵這座“地下藝術館”也要上新了。近日,記者從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所屬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新線各站裝修設計融合了古都文化和城市發展,并結合線路走向和服務區域進行了個性化設計,將成為服務百姓、展示文化、促進城市發展的一扇扇“藝術之窗”。
8號線三期剩余段
“門觀中軸”恢弘大氣
8號線剩余段包括前門站、金魚胡同站及王府井站,3座車站延續了8號線三期南段裝修風格,其中前門站裝修以中式建筑手法為基調,顏色選用了喜慶的“中國紅”,恢弘大氣。
作為北京的“地下中軸線”,8號線三期全線裝修設計通過“門觀中軸”的總體概念思想,從結構形式入手釋放最大空間,體現地面環境文化因素,以“門”的形象創意體現和延續“中軸”概念。
8號線三期剩余段還設置了豐富多彩的公共藝術,3座車站共有12幅公共藝術作品。其中前門站就一口氣安排了5幅,站廳層的3幅公共藝術創作更是邀請了知名藝術家周令釗、侯一民、常沙娜三位“國寶級”大師傾力創作,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19號線一期
“薈萃京華”地域特色
作為一條穿越北京南北區域的線路,19號線在裝修設計中突出“薈萃京華”的總體設計概念,全線站廳通道口、換乘通道及站臺樓扶梯三角房處以突出導向性和識別性為原則進行重點裝修。
19號線一期全線共設置了24幅藝術品,種類豐富,設計手法創新,除了常規的壁畫類藝術品,還有題材新穎的空間類裝置。在牛街站,站廳壁畫展示了各民族風貌,頂部紛繁的彩繪圖案更是北京地鐵里的“獨一份”,走進站臺之前抬頭看,傳統建筑中的藻井設計為現代化的車站增添了京城古韻。在平安里站,站廳照明設計靈感則來源于燈籠,彩色燈具掛在空中,仿佛進入了一場“上元燈會”。積水潭曾是皇家洗象池,而在積水潭站的站廳,乘客就可以看到大象在池中洗澡的壁畫。
17號線南段
“科創未來”凸顯趣味
17號線位于東部地區,是一條貫穿中心城南北方向的軌道交通干線,全線裝修設計定位“科創未來”,車站通過明確的分區設計手法,形成直觀、清晰的車站流線關系,創造高認知、可記憶的車站空間。
17號線沿線的傳統文化、商圈特色、街道特征等融匯于地鐵車站。比如北神樹站,車站內一根根立柱設計成了樹的樣式,座椅上也“長”出了一棵大樹,乘客在此休息如同坐在樹下乘涼,趣味感十足。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