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體育公園如何優化運營模式?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優化體育公園運營模式,鼓勵第三方企業化運營。對于政府投資新建的體育公園,鼓勵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向公眾免費開放。各地可探索將現有的體育公園轉交給第三方運營,提高運營管理效率。鼓勵體育企業依法對體育公園中的足球、籃球、網球、排球、乒乓球、輪滑、冰雪等場地設施進行微利經營。
今年5月,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全民健身器材專業委員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體育金融研究中心合作發布的《2021體育公園研究報告》中就有許多政府交由體育公司運營的案例。如江蘇省鹽城市政府將體育公園交由當地體育公司運營,為市民提供青少年培訓、成人業余聯賽等體育服務,鹽城的鹽龍體育公園就是由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旗下的江蘇蘇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服務于鹽都區70萬市民;北京海淀區逸成體育公園建成后,當地街道辦引入社會第三方負責場地運營管理,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在非公益時段收費使用,場地費用用于整體公園運營維護;北京常營體育公園的公園區及室外籃球場等免費對外開放,其余場地交由第三方公司運營,運營公司負責提供各類體育培訓、團建服務,定期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和其他自有品牌賽事。
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質量,而體育公園的社會效益不僅依靠建設,更依賴于建成后的運營。為了避免體育設施無人維護的問題,《意見》指出各地要將體育公園內已建成的體育設施納入市政公共設施養護管理,明確資金安排,這對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位于浙江安吉的營盤山體育公園由長樂社區建設,該公園兼具公園和景區的屬性。據長樂社區居委會委員孫君介紹,公園建設與維護不僅前期投入大,后期運營維護成本一年至少也要數十萬元,對社區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資金。為此,他們探索與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模式,把公園當成景區來打造和運營,社區不僅能節省維護成本,還能壯大集體經濟。“既滿足了大眾對公園的需要,又能在經濟上反哺集體經濟,后續還能不斷改造升級,讓公園緊跟時代步伐。”孫君說。
通過社會資本直接參與場地管理與日常運營,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空間“托管”,不但破除了體育社會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壁壘,更減輕了政府承擔體育公共服務的資金、規劃和人員壓力。《意見》出臺前,體育公園的建設與運營主要由各地政府牽頭負責。但受財力與精力所限,不少地區既有資金壓力,又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開展運營,對于有效利用社會資本、充分發揮體育公園的社會服務功能產生影響。
現在,隨著體育公園硬件改造升級,專業化的運營團隊,解決了原有管理上的痛點。《意見》鼓勵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允許微利經營,以提高體育公園運營效率。體育企業可以在規劃建設階段與政府共同探索場地租賃、社區俱樂部等多元運營模式,使得體育公園真正服務于全民健身,共創政府、企業、大眾“三贏”局面。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