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這條延綿萬里、矗立千年的雄偉城墻,已由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程逐步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也成為傳承中華文明、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抓手。
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印發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近日就《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答記者問,介紹了規劃的背景意義、內容特征、4類主體功能區和五大工程等內容。目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各地加大保護傳承利用力度,朝著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標志的目標不斷邁進。
高位推動 規劃先行
實際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推進工作早已啟動。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提出,我國將依托長城等重大歷史文化遺產,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形成中華文化重要標識。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對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行安排部署,提出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
文化和旅游部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牽頭負責部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頂層設計,牽頭制定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建設范圍、建設內容、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提出36項具體工作,并制定重點工作部內分工方案。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組織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視頻調度會。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舉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專題培訓班……一系列務實舉措不斷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統籌指導下,長城沿線15省(區、市)組織建立健全各地領導機構,因地制宜編制各省份規劃,細化實施方案。
北京編制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結合北京長城價值特征和分布特點,規劃明確“一線、五區、多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空間布局。《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6月1日起施行,為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提供有力法治支撐。青海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多次赴省內長城沿線12個相關縣區調研長城資源狀況,實地踏勘長城分布、保存狀況等,通過一手資料推動相關規劃完善。
保護傳承 弘揚精神
目前,各地以保護利用長城資源為抓手,推動長城精神、長城文化活態傳承,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初見成效。
在山東淄博,蜿蜒千里的齊長城共有39段,每一段都有一名文物看護員,居住在長城腳下的李成斌就是其中一員。“齊長城西溝峪段有不完整的墻體,且基本都在山頂部。為做好保護工作,我們每天都對其進行巡查。” 李成斌介紹,巡查保護范圍是本體100米內,巡查控制地段是本體500米內。
“我們還將在齊長城保護方面引入專業技術指導,并對齊長城沿線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吳紅表示,山東將深入挖掘齊長城周邊特色傳統村落和長城文化資源,通過打造重點項目,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和保護。
7月至10月,山西大同首屆全域旅游季舉辦。其間,開通了長城文化旅游直通車線路,受到親子游客的青睞。“家長帶著孩子乘坐直通車游李二口長城、守口堡、鎮邊堡等景區景點,感受大同長城風采的同時,引發了解長城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大同市長城文化旅游協會會長袁建琴介紹,大同市圖書館還特別為青少年舉辦了“長城保護從孩子教育開始”沙龍,邀請專家學者普及長城知識,闡述保護長城的意義,“只有懂長城,才能更好地保護長城。”
甘肅嘉峪關
為更好地展示長城精神文化,甘肅嘉峪關在做好長城保護工作的基礎上,推出一系列以長城精神、長城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游產品,包括“嘉峪關長城防線”“我在嘉峪關修長城”等,讓游客增強保護長城的意識,深入掌握長城文化知識。同時,嘉峪關招募了70多名志愿者,吸納嘉峪關愛心之旅公益團隊、藍天救援隊加入長城保護志愿者行列,組織長城保護工作,抵制破壞長城的不文明行為,用實際行動弘揚長城精神、長城文化。
合理利用 文旅融合
萬里長城越群山、經絕壁、穿荒原、橫瀚海,成為獨特的旅游資源。目前,長城沿線各地正依托長城資源,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陜西榆林鎮北臺長城文旅融合區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國家重點項目之一。該景區積極推動“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通過舉辦首屆攀登鎮北臺活動、組織小學師生前往景區開展“長城衛士闖雄關”“測量鎮北臺”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長城。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金山嶺文旅融合示范區備受游客喜愛。北京游客蓋先生說:“我們是專程前來攝影的,日出時分,站在這里放眼望去,蜿蜒起伏的長城仿佛披上了金色的彩霞,能拍出好多‘大片’。”
灤平縣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局長繆國偉表示,金山嶺文旅融合示范區集中展示了皇家御路文化、古驛道文化、山戎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下一步,灤平縣將建設一批長城風景道示范段,推出一批長城河北段精品線路,推動長城旅游發展。
寧夏鹽池有著“中國露天長城博物館”的美譽。“每到秋季,長城兩邊小葉楊樹掛滿金黃色樹葉,與古老長城一起構成一幅美妙畫面。”寧夏攝影家協會會員李亮介紹,最近幾年,鹽池長城旅游帶的美麗秋景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和游客。
近年來,鹽池積極建設長城旅游帶,建成寧夏長城博物館。鹽池縣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周于智介紹,在不斷完善長城旅游帶基礎設施的同時,依托長城資源,積極開展長城健身跑、長城露營大會、長城夜旅、長城詩歌會等一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動,推出長城紅色游、長城鄉村游、長城夜游3條特色旅游線路,推動長城文旅融合發展。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