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戲曲文化周落幕 園林與戲曲交映生輝
10月7日,隨著京梆雙演《紅鬃烈馬》劇終,為期7天的第五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落幕。國慶節期間,京津冀三地的23家專業院團與多家民間社團,圍繞“風華百年頌”“英雄今古情”“華彩韻京城”“昆曲絲竹吟”“非遺老戲臺”“英雄出少年”等主題,聯袂奉上240余場演出、300場次講座、500場次互動活動,現場吸引游客8萬人次。其中14場演出與13場名家講堂累計點擊量超過2000萬次。
作為國家級戲曲嘉年華,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戲曲文化周覆蓋面、影響力日漸深廣,形成了“園林中的戲曲”與“戲曲中的園林”情境互相交織的獨有特色。
好戲連臺 名團名劇名家輪番登場
今年戲曲周上,京津冀三地的名團名劇名家輪番登場,會聚了王蓉蓉、杜鎮杰、張慧芳、劉鳳嶺、王洪玲、曾昭娟、王平、松巖、張四剛、王潤菁等名家,受到現場觀眾的熱捧。諸多經典傳統劇目以及慶祝建黨百年優秀紅色題材現代戲,包括京劇《紅燈記》《大探二》、昆曲《西廂記》《飛奪瀘定橋》、評劇《金沙江畔》《劉胡蘭》、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紀念碑》《新包公賠情》、北京曲劇《龍須溝》《煙壺》等大戲的上演,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北京園”里,7家在京院團獻上豐富多樣的經典小戲、折子戲,贏得滿堂喝彩;“憶江南園”里,《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等名劇名段,仙音婉轉、絲竹曼妙。昆曲雅樂與水鄉風情結合,令游客身心愉悅;“晉中園”里的“非遺老戲臺”,國家級非遺劇種石家莊絲弦、保定老調與地方特色劇種唐劇、梆子等,令觀眾大開眼界;“閩園”里,園林版京劇《書說·沙家浜》融入評書元素,用評書“串講”的形式,將戲腔、書聲、建筑、流水、光影融織在一起,令觀眾耳目一新。
從事文化研究工作的張女士,已是連續5年參加戲曲文化周了。她告訴記者,像石家莊絲弦,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劇種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定老調是河北省第二大劇種,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時很少有機會欣賞。這次兩個劇種帶來的傳統劇目,如絲弦《空印盒》《小宴》《調寇》《鍘太師》《白水灘》,保定老調《潘楊訟》與《忠烈千秋》等,都是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充分展示了非遺劇種的唱腔韻味和藝術魅力。
百姓舞臺 社團票友共赴嘉年華
本屆戲曲文化周,年輕觀眾成亮點。戲曲周新鮮別致的平臺,成為廣大票友尤其是青少年戲曲愛好者切磋技藝的舞臺。
北方肥沃的戲曲藝術土壤,孕育了眾多的民間戲曲社團。位于園博園軸線的梨園大道上,京津冀三地的票社戲迷在依次排開的“票社雅集”“百姓戲臺”上粉墨登場,京劇、昆曲、評劇、越劇、豫劇、黃梅戲、河北梆子、老調等劇種爭奇斗艷、相映生輝,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了“移步換景、處處有戲”的梨園勝景。“冬奧曲苑”舞臺采用單弦聯唱、西河大鼓、牛骨數來寶、評書、梅花大鼓等曲藝形式,表演冬奧相關節目,展現了戲曲藝術的群眾力量。
明天劇場的“英雄出少年”戲曲競演,眾多高校與民間青年戲曲社團紛紛亮相,如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戲曲社、北京元興社少兒京劇團、首都師范大學京劇團等,青年才俊與小小少年,帶著對戲曲藝術的熱愛和執著,為觀眾奉上了諸多精彩折子戲,掌聲陣陣,表達了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欣賞,更是吸引著小戲迷躍躍欲試。
本屆的中國戲曲票友大賽決賽更是高潮迭起,競爭激烈。設置的京劇、評劇、昆曲、豫劇四個劇種,分成人與青少年兩大組別。參與者熱情高漲切磋技藝,戲曲名家點評中肯透徹,展現了戲曲藝術的傳承力量。
“戲曲+”模式 戲曲藝術追求時尚化
以戲曲為核心,今年的戲曲周積極探索“戲曲+”模式,以“戲曲+裝置”“戲曲+游戲”“戲曲+教育”等手段,設置互動體驗、任務闖關、有獎打卡、近身表演等多元化、時尚化的環節,立體展現戲曲文化的內涵與魅力,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前來“打卡”。
園博園銀杏大道上的多個“戲曲體驗裝置”,設計巧妙,造型美觀。觀眾沉浸其中,擺造型、秀身段、亮武藝,成為眾多追求時尚游客的“打卡”地。點位散布于園內12個活動區的“英雄召喚令”有獎打卡游戲,與12位戲曲古今英雄“互動”挑戰;嶺南園中的大型園林實景戲曲游戲“大破天門陣”,參與者解謎過關,既鍛煉了體力與腦力,也增加了對傳統戲曲文化的了解。
設置在北京園入口的“戲趣營”體驗活動入口,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排起了長龍。家長王英告訴記者,孩子玩得可興奮了,在不同的“戲趣營”里,或跟隨專業演員學習戲曲生旦行當中的“一招一式”,或與長輩一道跳戲曲韻律操,或在老師的指導下,DIY獨一無二的戲曲文化衍生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興趣,這是非常好的創意,既寓教于樂,又推廣了戲曲文化。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