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發布
“十四五”期間,上海PM2.5年均濃度要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穩定在85%左右,六成以上的主要河流斷面水體水質達到或好于III類,95%以上的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得到安全利用,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穩定在14%左右。
昨天,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上海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提出了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環境治理、綠色低碳發展等三大類20項指標。
逾45%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十三五”期間,上海PM2.5年均濃度創下史上新低,2020年為32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6%;水環境治理成效也有目共睹,2020年74.1%的主要河流斷面水體水質達到或好于III類,占比較2015年上升59.4%。然而,上海生態環境質量與城市目標定位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目前,上海結構性污染矛盾較為突出,能源消費總量持續走高,傳統產業占比依然較大,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尚未根本改變,環境基礎設施建管能力和水平仍是主要短板,環境治理機制手段亟需創新突破,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治理體系有待完善,需要探索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新路徑、新舉措。
“十四五”期間,上海將聚焦污水污泥和固廢處置、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規劃明確,上海將實施竹園四期、泰和二期、白龍港三期污水廠及郊區14座污水處理廠的擴建,推進污水二三級管網新建工程及污水泵站新建、改擴建工程,實現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并以街鎮為單元,推進50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打造“幸福河”樣板,4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固體廢物系統治理方面,上海將打造全國垃圾分類、資源利用示范城市,到“十四五”末,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4.5萬噸/日,轉運能力達2萬噸/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以上。
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綠色轉型
治理能力再強,面對污染仍是被動手段,主動治污重在源頭控污,生產生活方式要實現綠色轉型。
“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推進桃浦、南大、吳淞、吳涇、高橋石化等重點區域的整體轉型,加快推動金山二工區、星火開發區環境整治和轉型升級,推進鋼鐵、石化、化工等行業改造升級,化工、醫藥、集成電路等行業實現清潔生產全覆蓋,完成2500項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生態循環綠色農業發展,集中打造2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0個示范鎮、100個示范基地,地產綠色優質農產品比例達到70%。
優化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上海將繼續擺脫“戀煤情結”,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將下降至30%左右,天然氣消費量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達17%左右。
同時,深化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到2025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以上,全市公交汽車、巡游出租車、郵政用車、環衛車輛、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等新增或更新車輛力爭全部選用新能源車。
近岸海域環境保護問題也得到高度重視,“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規范入海排污口和河流管控,實現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零直排”。
凈增森林24萬畝,公園超千座
通過深化治理和源頭管控,污染做了“減法”,生態環境的品質要不斷做“加法”。
“十四五”期間,上海將建設環廊森林片區和生態廊道,凈增森林24萬畝,新建綠道1000公里以上,實施千座公園計劃,新增公園600座左右,系統建設環城公園帶,建成10座以上特色公園和郊野公園,基本實現“一村一園”,還要“見縫插針”,新增立體綠化200萬平方米以上。
到2025年,上海森林覆蓋率將超過19.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9.5平方米。避免出現“綠色荒漠”,上海將在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用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聚焦長江口、杭州灣北岸、黃浦江上游等重點區域,加強新生濕地培育、保育和生態修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生物安全監管。
優美的生態環境將激活社會共治的力量。規劃提出,上海將加強企業責任制度建設,強化企業環境治理信息公開,推進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并健全區域協作體系,制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生態環境專項規劃,建設長三角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