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如何實現節水園林綠化
《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國土綠化要充分考慮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和承載能力,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綠則綠、宜荒則荒,科學恢復林草植被。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合理配置綠化用水,適度有序開展城鎮周邊節水綠化。
水資源短缺是全球化的問題。在我國,很多地區早已處于缺水狀態。在生產生活中節約用水,是國內早就大力提倡的。近年來,在造林綠化、園林綠化中節約用水,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水資源匱乏的同時,城鎮化也在快速發展,各類綠地不斷增加,對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要保證綠化效果,還要做到節約用水。如何做到?
選擇適生的鄉土樹種,是實現節水綠化的首要條件。
適地適樹,鄉土樹種一定是節水綠化的首選。鄉土樹種不僅適應當地氣候環境,還能起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最佳調節功能,在保證成活率的同時,實現對水資源的節約。南方樹種種植到北方,必定要勤澆水,還不一定成活。這就是節水綠化的反面案例。
無論是造林苗木還是園林綠化苗木,能耐旱就是強項,而這也是綠化工程應用方的必選項。在各種苗木展會上,耐旱植物或低耗水量植物是設計方、應用方的首選,也是苗圃主打的特色牌。
合理的植被搭配是實現節水綠化的重要方式。
園林綠化講究喬、灌、草搭配,喬木和灌木比草坪的需水量少,其生態效益卻比草坪好很多。因此,在植被搭配方面,喬木和灌木的搭配比例應該遠高于草坪,這樣可最大限度降低園林綠化工程的需水量,還能使生態調節功能得到滿足,節約水資源。
2018年,北京出臺《節水型宿根地被植物林下建植導則》,推出了100余個優良的地被植物品種,其中抗逆性強、節水抗旱、景觀優美的鄉土地被植物成為主力軍。
2020年,北京發布新版“適宜北京地區節水耐旱植物名錄”,161種優良節水植物將成為節水型園林綠化建設的主力,包括喬木、灌木、草本、藤本四大類,分別有56種、61種、34種和10種。
新版名錄根據節水耐旱植物相關研究成果和北京各區養護實踐經驗制定,161種優良節水植物多為節水耐旱和觀賞性、生長表現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在栽植過程中,將與鄉土宿根地被植物組合,減少灌溉次數和水土流失,逐步取代冷季型草坪。
灌溉當然也是節水綠化關鍵的一環。
提到節水綠化,大多數人最直接的反應是怎么灌溉最合理。如果灌溉設計不合理,一定會制約節水綠化。
我國很多城市采用人工持水管或水車灌溉園林綠地,澆灌時水分流失多達20%-30%。現代灌溉技術如噴灌、滴灌、地下滴灌等節水型灌溉方式,在很多城市還沒有應用于園林綠化養護。
很多城市綠地后期管理不規范,灌水過多、淹沒、滲漏、跑水,草地變成沼澤地、馬路變成排水渠的情況時有發生。
所以,要科學進行灌溉設計,提高灌溉技術,合理規劃灌溉方式和灌溉量。
滴灌、噴灌、地下滴灌等先進的現代技術,雖然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是可以避免水資源過度浪費,實際上也是在節約成本。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是保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方式。
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雨水利用往往會被忽略。很多園林綠地在進行地形設計時,很少考慮到對雨水的利用,雨水以地表徑流形式排入下水道,天然水資源被白白浪費了。
德國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利用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通過廣泛收集和利用雨水,能夠解決大部分城市綠化景觀用水。德國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國城市綠化部門參考學習。
2020年,北京在發布節水耐旱植物名錄的同時,部署了在全市范圍內落實綠地科學灌溉和雨水收集利用等多項節水措施。
自然降水和城市中水,完全可以大量應用于園林綠地灌溉。
再生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節水綠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對于處理過后的城市廢棄用水,如果達到國家灌溉標準,就可以應用到綠地灌溉中。
初夏時節,在內蒙古阿拉善賀蘭草原、王陵園、營盤山景觀公園、沙生植物園等城市公園、綠地,樹木蔥郁、綠草如茵、花團錦簇,處處生機盎然。這樣的景象出現在地處荒漠地區、年降雨量僅200多毫米、年蒸發量是降水量數十倍的巴彥浩特來說,非常不易。各個綠地上,一條條黑色的細管和微噴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荒漠地區養護園林綠地采取節水措施、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極為重要。
阿拉善盟藍馬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管護城區綠化面積1100萬平方米,每年用水量約1100萬立方米以上,中水使用率達30%。從2017年起,為進一步提升節水率,減少水資源浪費,公司新建1座300立方米蓄水池,并對城區綠化灌溉管網逐步進行升級改造,利用微噴、滴灌等節水設施、設備,取得了明顯節水效果。
2020年,北京把突出節水型園林綠化建設作為目標,未來將節水理念貫穿于栽植、養護、地形營造等綠化建設全過程。
為了杜絕“綠地水汪汪”,北京市水務局與園林綠化局共同召開了園林綠化節水工作座談會,研究落實全市節水工作“三管齊下、五個杜絕、三個精準”要求。
大力推行綠化節水措施是城鎮發展的必然選擇。節水型城市綠化、節水型園林是城鎮化發展需要實現的重要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每個城市的管理者、綠化工作者都樹立起節水綠化理念,并且認真貫徹和實施。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