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成渝“向老大哥取經”
成渝城市群是中國西部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動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市群,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在西部地區占比達31.3%,有望成為中國城市群第四極。
12月25日,“成都經濟發展研討會2019——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路徑與成渝城市群雙核聯動發展”在蓉召開。會上發布了《成都市區域合作藍皮書》研究成果。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還分別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會上,來自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智庫、專家學者及成渝城市群內各城市相關單位領導、嘉賓,圍繞“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路徑與成渝城市群雙核聯動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展望探索了世界級城市群發展趨勢,深入探討了建強成都極核推動成渝聯動發展的路徑。
長三角經驗:
“大樹底下好乘涼”
建起軌道上的都市圈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分享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經驗,并與成渝城市群發展現狀進行了對比分析。他說長三角地區發展形成了兩類模式。一類是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模式,促成上世紀80年代長三角鄉鎮企業崛起,以及90年代溫州、蘇南、上海模式的出現。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成渝“向老大哥取經”
另外一類就是各城市間的合作,張學良把它稱作“大樹底下好乘涼、大樹底下好長草”模式。他說:“經濟實力強的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也強,這是長三角經濟增長之秘。”
在談到成渝城市群發展時,張學良表示,都市圈是城市群建設不可逾越的階段。“區域內成都的龍頭地位明顯,但是輻射帶動作用還可以再加強。”他建議,成都以點帶線把走廊經濟做好,為交通賦予經濟含義。
他以上海到蘇州每天通行近200列的高鐵、動車為例,長三角已建立起了軌道上的都市圈,長三角地區今年的鐵路運送旅客也突破了7億人次。“以新型交通方式來支撐城市群的建設,這是長三角一體化好的經驗。”他表示,在通行數量和密度方面,成渝還和長三角有一定差距,但成都也具備自己的優勢,通過興建新機場,把鐵路、公路、地鐵、航空無縫對接,多式聯運成效走在全國前面。“光有高鐵不行,還要有流量,還要跑起來,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樞紐作用。”他說。
輻射整個西部
聚人才、強融合
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創始會長陳劍發表“‘一核兩翼’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報告,系統分享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經驗和趨勢。綜合其對于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的觀察,陳劍表示,當前成渝城市群極核還沒有成熟,城市群融合度也還不夠。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成渝“向老大哥取經”
他說,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人口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最近幾年,北京人口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老齡化。而成都作為西部國家中心城市,吸引著整個四川乃至整個西部的勞動人口。同時,隨著宜居程度的不斷提高,成都完全有條件吸引到更多的國際人才,使其創新站在全球的前列。
當前全國經濟面臨著下行壓力,陳劍卻認為成都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一個首位度高,對人口有集聚效應,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成都,對于支撐整個城市群的融合發展意義重大。
透過對京津冀城市群發展的反思,陳劍建議成都將大健康產業作為發展的一個重磅產業。“大健康產業在全球都是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既有高科技結合,又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聯,成都無論是人文還是自然,歷史和文化都非常適合于發展健康產業。”他表示。在區域內,成都在該領域具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希望成都能將它做大做強。
成渝準備怎么做?
強化極核地位
推動都市圈產業集群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申兵在會上系統總結了世界級城市群內涵、標志及形成條件,并指出未來世界級城市群將更加注重構建全球創新網絡和產業鏈、價值鏈體系,更加注重提升實體經濟實力,更加注重營造綠色、韌性、包容的環境。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成渝“向老大哥取經”
她立足成都新方位,提出成都應突出制造業“規模做大”和“根植性提升”并重、“科技創新”與“技術轉化”并重、“生產制造”和“資源配置”并重、“能級躍升”和“輻射帶動”并重,提升中心性。
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李霞在演講中表示,與其他城市群相比,成都、重慶任何一個極核跟其他城市群的極核城市相比,實力都還相差甚遠。她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集成重慶和成都兩核的力量來共同的把這個核心進一步做強。”
如何把成渝兩核做強?她提出,成渝應共同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機場群;對外要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同串聯起中西部城市群。同時,李霞也倡議成都和重慶更多向其他市州疏解一些非極核的功能,推動區域內都市圈的產業集群,讓極核城市騰出空間發展更高、精、尖產業。
本次研討會指導單位為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由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主辦,成都市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成都日報社協辦。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