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活化歷史建筑可適當增加使用面積
游人在紅專廠拍照。(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廣州市第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規劃昨日起公開征詢公眾意見,為96處歷史建筑度身定制了保護規劃并分別給出活化利用的建議,包括紅專廠舊站臺、暨南大學化學樓、仲愷農業學院樂干樓、新河浦馨園等位列其中。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保護利用規劃在前5批保護利用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規劃編制的出發點是便于使用和管理,為歷史建筑未來多樣化的活化利用提供最大可能性。在保護范圍劃定、禁止性功能設定、價值要素認定的前提下,鼓勵活化利用,盡量減少對合理使用的限制。
規劃對96處歷史都分別劃定了保護圖則,列明建筑的核心價值要素;同時對給出建筑活化利用的建議。
禁止:
主要立面禁設廣告
“房中房”必須整改
在禁止性內容方面,規劃提出歷史建筑被確定為核心價值要素的主要立面上不得設置廣告;在歷史建筑其他位置設置廣告和招牌的,其設置位置、形式、尺寸及色彩,不得遮擋、損壞保護利用規劃確定的特色部位、材料、構造和裝飾,并應與歷史建筑整體風貌相協調。
此外,歷史建筑還禁止用作批發市場、工廠、倉庫、供水供電供熱燃氣等供應設施、加油加氣站、環衛環保設施等;居住用途的歷史建筑人均居住面積低于有關部門規定的最低標準或違規改建為“房中房”的,必須進行調整或整改。
在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方面,規劃規定了四大原則——合法利用、適度利用、多元利用和開放利用。
鼓勵:
活化歷史建筑可在
允許范圍內多種功能使用
鼓勵歷史建筑作為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旅游觀光、休閑場所,鼓勵用于發展文化創意,開展地方文化研究。
根據歷史建筑的特點和規定,還可以作為居委會、社區服務站、文化站、社區少年宮等使用。原功能為居住的,宜保留和延續居住功能,或作為民宿、客棧等使用;原功能為商業的,宜作為創意辦公、畫廊、書店、傳統手工藝作坊或工藝品售賣、特色酒店、特色餐飲等。原為商住混合的,商住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中還提到,在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的前提下,歷史建筑基于保護和活化利用的需求,可以在本次規劃允許范圍內進行多種功能使用;在不損害歷史建筑的結構及其核心價值要素、不影響歷史建筑風貌的前提下,可申請適當增加其建筑使用面積。
“28歲”嶺南畫派紀念館入選歷史建筑
據了解,城區居住建筑主要分布在越秀區、荔灣區和海珠區,以近現代住宅為主,其中包括現代聯排住宅、近現代集合住宅和近現代獨立住宅,承載了城區市民的傳統生活氣息,是城區傳統街區肌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于新河浦的馨園,原名永昌園,中西結合風格的近現代獨立住宅,是民國廣州第一任警察署署長的官邸,建筑保存完整,體現了民國時期廣州東山片區居住建筑的特色和風貌。目前馨園已經活化為精品民宿和嶺南建筑博物館。
位于海珠區昌崗東路的嶺南畫派紀念館建于1991年,盡管只有28年歷史,但也入選了第六批歷史建筑。紀念館高四層,由嶺南著名建筑師莫伯治和何鏡堂設計。建筑由主館及招待所兩部分組成,主館外部輪廓是流暢的曲線、殼體及壁面構圖組成的有機整體。大門其如火焰似城堡式的門亭典雅別致,寄寓了嶺南畫派折衷中外、不拘一格的精神。本次規劃提出,該建筑宜保留和延續展覽收藏功能,或作為辦公、教學使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