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在廣州舉行 媒連粵港澳 融通大灣區
5月19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開幕式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通訊員供圖
據新華社電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19日在廣州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強調新聞媒體要關注大灣區、報道大灣區,勇于擔當、加強合作,著力凝心聚力、增進共識,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黃坤明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必將有力促進粵港澳地區民生福祉的改善,有力推動形成新時代全面開放的新格局,進一步彰顯我國制度優勢、發展優勢,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
黃坤明強調,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媒體的參與者、貢獻者角色不可替代。希望媒體聚焦大灣區建設,講好協同創新、共謀發展的故事,以鮮明雄勁的基調鼓舞士氣、加油助威,共同奏響大灣區建設“進行曲”。要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創造,增強人們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共同奏響中華文化“協奏曲”。要以鮮明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激勵港澳同胞與內地人民一起奮斗,共同奏響民族復興“交響曲”。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致辭中指出,廣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攜手港澳全面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中央要求”“灣區所向”“三地所長”結合起來,共同打造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不斷提升大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舉辦大灣區媒體峰會,對于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營造大灣區良好輿論環境,凝聚大灣區共識,厚植大灣區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廣東將以峰會的成功舉辦為契機,進一步做好大灣區宣傳報道工作,與海內外媒體一道,共同講好灣區故事,讓越來越多的朋友了解大灣區、支持大灣區、加入大灣區,共享大灣區的巨大發展機遇和豐碩發展成果。
峰會以“一流灣區媒體擔當”為主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黃少澤,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徐麟、慎海雄、孫志軍,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王志民、副主任盧新寧,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副主任薛曉峰,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宋哲,中央有關媒體領導呂巖松、周宗敏、張政、張小影、周樹春,廣東省領導馬興瑞、傅華、黃寧生、鄭雁雄、歐陽衛民、張虎,廣州、深圳市領導溫國輝、陳如桂,以及來自媒體和有關方面的30 0多名嘉賓代表參加會議。
開幕式后舉行的主題論壇上,來自粵港澳臺四地的代表分別登臺,圍繞媒體協同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議題進行發言。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南方日報社社長劉紅兵:不斷提升“媒體所能”為大灣區建設鼓與呼
劉紅兵稱,在中央宣傳部的關心支持和粵港澳三地政府的悉心指導下,我們共同發起舉辦首屆大灣區媒體峰會,目的就是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三地媒體交流合作,匯聚力量,凝聚共識,完善機制,形成合力,深刻領會“中央要求”“灣區所向”“三地所長”之間的緊密聯系,緊緊把握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媒體機遇”,不斷提升“媒體所能”,忠實履行“媒體使命”,充分展現“媒體擔當”。
一是把握媒體機遇,架設大灣區合作橋梁。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港澳同行的合作,全方位、多層次展示大灣區建設的生動實踐與創新成果,與港澳同行一起,在三地之間搭建更多的“連心橋”。
二是提升媒體所能,加快自身融合轉型。建設大灣區使我們有機會共同打造一個取長補短、溝通互鑒、加快自身融合轉型的大舞臺。傳播載體與傳播渠道的建設,傳播手段與傳播方式的創新,使我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聚焦大灣區,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務大灣區,攜手港澳同行,為建設一流灣區貢獻更多的媒體智慧與媒體力量。
三是履行媒體使命,為大灣區建設鼓與呼。我們將與港澳同行一起努力,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持續加大對大灣區的傳播報道力度,推動三地文化美美與共,共同融入中華文化的大美之中。
四是展現媒體擔當,增強大灣區發展動能。在將美好藍圖一步步變成精彩現實的過程中,媒體不僅要做好觀察者、記錄者,而且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擔當新角色,增強新動能。我們熱切期待著能與港澳同行加強溝通,優勢互補,共同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更好地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在“一流灣區”建設中體現一流媒體的擔當與作為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灣區的建設與發展,為新聞報道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題材,對如何在“一流灣區”建設中體現一流媒體的擔當與作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姜在忠說,未來,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將對規劃綱要進行全面、準確的報道與宣傳,對相關政策做詳細的解讀。同時,凝聚各方智慧,報道好港澳同胞參與灣區建設的奮斗故事和灣區建設取得的豐碩成就。此外,還將圍繞“創新大灣區”“宜居大灣區”“融合大灣區”等重點,以及港人關注的問題,精心策劃,挖掘出新出彩的好選題。
姜在忠還表示,期待灣區媒體能秉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灣區精神,共塑友好合作的媒體新業態,共建互融互通的人文新平臺,為灣區的經濟繁榮與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澳門日報代總編輯崔志濤:媒體要以文化融通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澳門日報代總編輯崔志濤表示,澳門完全有條件,也有責任對外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無論是說好灣區故事的行動,還是促成灣區融合的使命,媒體都可以在其中大有作為,有所擔當。
崔志濤說,媒體要以更大的共鳴度和感染力,推動人文交流,達至民心相通,促成“人文灣區”建設,以文化融通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崔志濤建議,建立大灣區內媒體高層互訪機制,通過高層互訪,在新聞報道、傳媒經營、業務培訓、人才培養、智庫交流等領域加強合作,交流互鑒。前線人員加強業務聯動,在每年穗港澳新聞界合辦“新聞杯”的基礎上,加強粵港澳媒體人員文化交流、體育交流等聯誼活動,促進理解,增進感情。
臺灣旺旺集團副總裁胡志強: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共享發展機遇
臺灣旺旺集團副總裁胡志強表示,經濟繁榮靠城市,城市發展靠連結。有學者指出,衡量一個城市或區域的發展如何,可以觀察其夜景。一般晚上燈火明亮的地方就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就是生產力高的地方。
胡志強說,最近粵港澳大灣區在臺灣很紅,很多臺灣民眾到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或參加活動時,總會表示“令人震撼”??梢哉f,經過數十年改革開放,廣州、深圳等地的發展非常迅猛。
胡志強認為,臺灣可以積極對接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激發發展潛力,共享大灣區發展機遇和成果,這樣會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有更大的貢獻。
編輯:崔京榮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