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村賽后將變身人才公租房 規劃有特色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完成“天幕”編織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將搭建鋼結構可轉換平臺
5月10日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北京冬奧村項目今年底將實現結構封頂,2020年底達到完工條件,賽后將作為人才公租房使用。據了解,作為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比賽館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此前剛完成“天幕”的“編織”,下一步將正式進入“絲帶”飛舞的施工階段。今年底,“冰絲帶”將實現封頂封圍。
北京冬奧村位于北辰路以東、北土城路以北的一片區域內,目前正處于地下結構施工中。按照目前的施工計劃,北京冬奧村項目將于今年7月底躍出地面。昨天上午,在北京冬奧村二標段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下車庫結構的鋼筋綁扎。北投集團北京冬奧村項目經理屈晨介紹,北京冬奧村地面二層以上采用鋼結構裝配式施工,免去了現場的混凝土澆筑,預計可節省至少三分之一的工期。同時,鋼結構的室內空間在布局上也更便于拆改。
現場的效果圖顯示,北京冬奧村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3.3萬平方米,由20棟十余層不等的建筑組成,建筑的外立面配有玻璃幕墻,有些建筑的屋頂還實施了綠化。賽時,這里將為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服務,賽后則作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人才進行配租。
北京冬奧村的規劃也很有特色。屈晨介紹,其規劃理念源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制,房屋以三合或者四合排列,中間圍合成一個庭院,構成住戶的基本單位,通過圍合和錯落的變化形成開放與私密巧妙結合的院落居住空間。
而北京冬奧村項目的園林景觀同樣體現出中國的傳統文化特色。屈晨指著冬奧村內的中心綠地說,兩塊造型獨特的綠地按乾隆年間的《冰嬉圖》進行設計,走入綠地中間,可以感受到清代宮廷冬日冰嬉的場景,這也是北京悠久的冰上運動歷史最好的展現。
此外,以“居住者為核心”的健康建筑理念也是北京冬奧村設計中的一大亮點。據屈晨介紹,綠地空間上鋪設有光導管,可以將收集到的太陽光能導入地下車庫,用于車庫的照明;最先進的5G技術將引入北京冬奧村,冬奧村在賽時將實現5G信號的全覆蓋;地下空間彼此也以連廊的方式相連接,方便運動員前往地下的商業配套設施和車庫。
探訪
“水立方”明年7月完成改造
作為44項已開工的冬奧會工程之一,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將在今年7月底完成鋼結構可轉換平臺的搭建,8月份恢復對外開放,年底具備舉辦初級冰壺測試賽的能力,明年7月完成全部改造。這是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國家游泳中心獲悉的。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在“水立方”的改造現場看到,泳池內的水已被抽干。國家游泳中心副總經理李云峰介紹,6月下旬,泳池內將搭建支撐冰面的鋼結構可轉換平臺,開始由“水立方”向“冰立方”的轉變。改造成“冰立方”后,該場館將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
李云峰表示,根據改造方案,“冰立方”將在“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的制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
同時,改造完成后的“冰立方”不僅增加冰上功能,還將實現智能升級,全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統將有效控制和監測場館室內的溫度、濕度、照明、聲學等變化,為冬奧會冰壺比賽提供完美環境。李云峰以場館溫度的分區控制為例說,為了保證賽時運動員的需要和觀賞的舒適性,比賽區的冰面溫度將控制在零下8.5攝氏度,而距冰面1.5米高處的溫度可控制在10攝氏度,觀眾看臺則維持在16攝氏度到18攝氏度。
按照施工進度,今年7月底可完成鋼結構可轉換平臺的搭建,8月“水立方”將恢復向社會開放;10月底完成制冰和空調除濕系統的安裝,年底前完成70%的改造任務,并具備年底舉辦初級冰壺測試賽的能力;而全部的改造將在明年7月完成,以滿足舉辦冬奧會測試賽的需求。
李云峰表示,明年完成全部改造后,“水立方”將成為世界首個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冬奧會歷史上最大體量的冰壺場館,以及世界唯一既可運行水上項目又可運行冰上項目的奧運場館。
“冰絲帶”年底實現封頂封圍
作為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進入沖刺施工階段。北青報記者從國家速滑館公司獲悉,今年年底,“冰絲帶”將實現封頂封圍。
作為北京冬奧會的標志性工程,國家速滑館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可容納約1.2萬名觀眾。建筑外立面22條“冰絲帶”的設計靈感源于速滑運動員的滑行軌跡,而這22條“絲帶”又代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
據介紹,“冰絲帶”擁有兩個“之最”:世界體育場館中規模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1.2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冰面。此前,“冰絲帶”剛完成“天幕”的“編織”,馬鞍形索網屋面的輪廓已經完整地呈現出來。下一步,將正式進入“絲帶”飛舞的施工階段。
在工地現場,北青報記者看到了“絲帶”的樣品。整套體系由S形龍骨、玻璃幕墻和發光玻璃管構成。弧形玻璃管是超白夾層玻璃,玻璃中間還要夾上彩釉的膜,以呈現出冰裂紋的花的圖案。
組成“冰絲帶”的3360塊玻璃幕墻的安裝是“絲帶”施工中的難點之一。“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3360塊幕墻玻璃,尺寸就有1680種。”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武曉南介紹,索網安裝完成后,即將開始玻璃幕墻尺寸的現場實測,幕墻拉索和S形龍骨必須嚴絲合縫地連接。
此外,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施工也已經進行,意味著“冰絲帶”已進入核心設備的安裝階段。施工方北京住總建設安裝公司總工呂莉介紹,場館地下二層建成了環廊樣板間,僅18米的樣板段內就用到了五大類18個支架來確保管線的安全。“今后這些管線將全部采用透明化展示,讓每位觀眾能看到場館的細節。”呂莉表示,環廊上方共排布了空調水管道、新風、排風、排煙、消防、照明、弱電等26根管線,特別采用分側、分層的方式排布,共設7層,確保管線排列合理美觀,并留足檢修空間,便于今后的維修調試。
編輯:周星宇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