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teven Horne:藍-綠基礎設施及人性場所的創造
3月24日上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國際設計師優秀作品交流會”在北京新疆大廈舉行,澳大利亞Turf Design Studio總監Michael Steven Horne先生作了題為《Integrating Biophilic Urbanism, Blue-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Making Place for People(整合生態城市主義:藍-綠基礎設施及人性場所的創造)》的演講。他向大家展示了Turf Design Studio的一些景觀項目,詳細闡述了如何將場地、環境、使用者及歷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大家帶來獨特、新穎而又務實的景觀設計理念。以下為Michael演講內容實錄:
澳大利亞Turf Design Studio總監Michael Steven Horne
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的研討會,我們的工作室叫Turf Design Studio,是一家做景觀建筑的事務所。我們所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就是把人與周圍的空間結合起來,把場地創造給人們來使用。過去的幾年很幸運,我們贏得了一些獎項,在這里,希望能夠和大家分享。這不僅僅是關于我們的項目,也不是關于獎項,而是關系到我們如何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空間。
我們做的不止是景觀建筑的項目,更多牽扯到的是城市規劃、城市設計這些方面的項目。我們的工作也是把城市的不同空間設計出來,最終再結合起來。它們可以非常小,也可以非常大。這些空間設計永遠是在滿足不斷變化的城市需求。我們都生活在一個不斷轉型的城市當中,并且都希望能夠在城市當中生存下來。所有我們做過的項目中,面對最多的問題就是越來越多的污染。我們所做的景觀項目,目的是為社區、為公眾創造一種空間,而不是為我們自己。我們的項目種類非常多,有一些是為了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有一些是為了學習,再或者是為了樂趣,能夠很簡單地讓使用者去享受這個空間。
我們的設計原則是從1950年的一個金字塔層次原則而來。它根據人類需求而發展出來,從人們最基本的需求開始不斷地往上發展,從而令我們感受到開心與滿足。但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一定要滿足最基本的需求。讓我震驚的是現在的設計居然忘掉了這一點,在這其中我們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去考慮。我們從事的就是把各種不同元素的優點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總和大于所有元素加起來的價值的工作。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更像是縫制者,與建筑師、政府一起串聯起來。
我們在倫敦做過項目,在澳大利亞做過項目。這是悉尼的環形塔,是悉尼港邊上的一個自然保護區。總而言之,我們的原則就是永遠要追求城市的韌性,創造出的空間不僅僅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所有人,最大可能地去發現我們空間的可能性。下面向大家展示幾個做過的項目。
一、悉尼大學項目
在此項校園景觀設計中,我們將以前街區只給車通行的車道封閉了,只讓人們去使用它。項目中只使用了一種單獨的鋪裝,選擇了中國的花崗巖。在我們的項目中盡量減少太復雜的設計元素,以最少達到最好的目的,less is more。但是對歷史的尊重是我們做每一個項目最基本的出發點。
二、悉尼中央公園
圖1 悉尼中央公園景觀項目
圖2 中央公園建成景觀
1.項目概況
我們總是會發現新空間的可能性,這個項目我們已經做了十年,是悉尼的中央公園(圖1)。這里之前是一個啤酒的釀造廠,而這是現在建成的樣子(圖2)。我住在21層,每天都在觀察我的項目哪里還可以進步。開始時,我們與新加坡的開發商一起合作,發現原始的城市規劃中有太多道路,我們的工作就是告訴他們去掉一些道路,要把很多的空間留給行人,這樣就可以達到減少車輛、增多行人的設計原則,可以賦予很多微小并且有不同特點的空間。
2.中央公園垂直綠化
圖3 中央公園垂直綠墻
這是一張比較早的圖片(圖3),現在是作為一個富有樂趣的空間以便當地居民使用,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具有垂直綠化的樓,是由法國設計師以及做垂直綠城的設計師共同設計的。這個項目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們的工作主要是配合法國設計師,與他一起幫助我們的甲方達成生態可能性,這其中也包括了概念設計,這個綠墻看起來很漂亮,但施工難度很大,灌溉的方式是回收利用水進行灌溉。
三、倫敦文化教育區項目
圖4 倫敦文化教育區
圖5 混凝土建筑設計
在過去兩到三年中我們也在倫敦工作,這是倫敦奧運會的場地(圖4),我們的項目在它的對面。是一個在水邊的項目,關于倫敦新教育與文化區的設計.這個項目需要創造一個新的充滿混凝土的空間,雖然需要設計的東西并不多,但是需要很聰明地把所有混凝土設計好(圖5)。設計的重點是如何把新的樓和舊的樓結合到一起去。
四、悉尼水資源水循環利用項目
1.場地歷史
圖6 場地歷史回顧
這是我們最近的一個項目,也對我們非常重要的項目:悉尼水資源水循環利用。這是一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悉尼市政府的聯合項目。之前是一個做磚的工廠,也是一個被遺棄的垃圾場(圖6)。1943年該地塊的狀況如圖7所示,在10到15年前逐漸變成一個公園,但公園下面全部都是垃圾。
圖7 場地景觀變化圖
2.濕地系統設計
這個項目的挑戰是創造一個濕地系統,采集周邊的雨水。我們把所有的水采集出來流到公園里去,使這個濕地系統像稻田一樣,與現在的水系統聯系在一起(圖8)。目前,水資源現狀令人失望,污染十分嚴重。在悉尼這個項目之所以被人經常評論,是因為濕地系統為這個城市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首先要處理垃圾,然后把水資源循環利用作為一個有功效的景觀,最后再加入工程的設計。我們把生態多樣性與生態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既是新的植被,也是藝術。我認為用中文應該稱之為功能性景觀設計,這種設計也是未來景觀建設發展的趨勢。
圖8 濕地系統
景觀不僅要有功能性,也要有美學價值。濕地系統的美麗在于如何讓它更好地工作。我們告訴藝術家不要只是在上面做幾個藝術品,而是希望做一個設計團隊,一起將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表現出來。
在今天,這個水系統就是一系列的稻田(圖9 圖10),它們用不同的疊水連接起來,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循環處理360個像奧林匹克一樣大的游泳池,水資源用來做公園灌溉,也提供工業用水。由于之前利用飲用水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現在開始利用回收循環水。
圖9 -10 濕地現狀
這個稻田在技術上稱為生態凈化池。從水源開始,逐級把水送到下面的池子里去,從街上收集的水也會流進水池。設計非常簡單,它反映了一個市政府的需求,表現了一個水循環進化的過程。藝術家幫我們設計了漂亮的入水口,所有的水在生態凈化池凈化以后會流進濕地系統不停循環,最后會順著人工運河流進海洋。
圖11 公園中的游人
圖12 公園中的動物
我們希望人們可以很享受這個公園,并且感受自然,我們也很高興看到孩子在這里自由玩耍(圖11),也非常安全。同時這里也是一個動物生存的地方(圖12)。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讓這里變成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值得人們去游覽。
3.場地問題處理
(1)垃圾污染處理
污染處理也是每一個社會城市都在面臨的一種挑戰。現在在澳大利亞有一個非常嚴格處理垃圾的規則:封存處理。如何保證垃圾不被泄漏,并且不會污染水和旁邊的資源,其實這個過程非常簡單,在垃圾上面放摻水的泥漿,封存起來,上面放土,旁邊有出氣口,保證封存垃圾產生的氣體可以正常排出。
(2)水系統問題
關于濕地系統水池的底部是否做固化處理的問題,水池永遠在泥漿之上,這是一個固定的結實的封存系統。在與政府合作項目的過程中,我們把里面的車和各種電器挖掘出來,這是非常苦惱的過程,所幸是是沒有化學污染。比如悉尼奧林匹克公園,是澳大利亞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作為景觀建筑師要好好利用這些項目,不斷解決當中的問題,它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機遇。在處理污染上非常困難,因為有的時候我們無法處理只能不讓人進去,但是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可以重新利用它。
關于是否要用泵加壓,這個項目依然要用電解決系統緊密性,但是它的最大益處是水資源的節約。之前在水域周圍居住的人民會得病,一些動物會死去,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對污水凈化,給周邊人民提供更健康的生活。
當然這個項目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系統,并不是自然系統,它們需要人們的努力和貢獻在里面。這個是一個城市、人造的自然,并非純自然。我們盡量讓它看起來并不像是一個純自然的東西,這是我們一直跟建筑師合作的理念。同時這是每一個設計師要探索的問題,即是追求自然還是追求文化。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