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地處南海之濱,擁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和超過260公里的海岸線,東臨大鵬灣,西連珠江口,南接香港,連接南海和太平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助推深圳融入世界經濟,走向國際化,并在海洋領域獨領風騷。市海洋局向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深圳市海洋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998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666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12.6%,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7.8%。
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強調,深圳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必須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九大戰略任務”,其一就是要“堅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而在2018年度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市海洋局)工作會議上,市海洋局提出要加快向海發展,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積極落實“海洋強國”發展戰略,踐行人海和諧共生理念,加快建成陸海融合、生態優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保障有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1
戰略引領
海洋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改革開放40年,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每一步的發展都離不開“海”的基因。近年來,深圳堅持陸海統籌、依法治海、生態管海、科學用海,在海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著眼于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環境的有效保護,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背景下,深圳作為海洋中心城市的實力和潛力更是日漸凸顯。2016年12月,國家海洋局批復深圳為全國首個海洋綜合管理示范區。2017年5月,《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到,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國家將兩個重大使命賦予深圳,既是對深圳打造中國海洋城市樣板的信任和要求,也是新時期深圳海洋發展的目標。深圳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全面推進海洋綜合管理改革。
一組數據反映了深圳海洋經濟的發展:深圳重點培育的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郵輪游艇等四大海洋未來產業快速發展,在海洋經濟中的地位和貢獻不斷提升,2017年相關產業增加值達322億元,同比增長26%。
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這一全新定位,2017年,深圳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納入新一版深圳城市總體規劃,并列為城市四大戰略定位之一。圍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這一重心,深圳組織開展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涉海企業的多輪座談研討,深入研究、加快推進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構建工作。
如今,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成為深圳當前和下一階段海洋產業培育、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管理、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各項工作的總目標。
2
堅持陸海統籌 多措并舉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如何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指出,深圳要堅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充分認識海洋對深圳發展的關鍵作用,落實海洋強國戰略,構建海洋強市法規政策體系,制定藍色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躋身全球海洋知名城市行列。
對此,市海洋局表示,深圳將充分發揮特區、灣區疊加優勢,堅持陸海統籌,將海洋置于城市發展的戰略核心位置,打造海洋領域深圳質量和深圳標準,實現海洋經濟躍居世界一流水平、海洋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前沿、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全球領先、海洋文化特色鮮明,成為全球海洋治理重要節點城市。
今年2月9日,市海洋局在2018年度工作會議提出,深圳將在推動海陸空間融合、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培育海洋文化等方面開展工作,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推動海陸空間融合方面,深圳將以打造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為引領,加快實施海岸帶保護利用規劃,加強“城?;?rdquo;,貫通濱海岸線,規劃一批親水平臺和設施,營造更多近海親??臻g,塑造濱海特色風貌,逐步打破人為“城海隔離”,建設“城在海邊、城海交融”的高品質濱海城市。
在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將以海洋環保規劃實施為抓手,持續開展濕地、紅樹林等生態修復整治,以深圳灣為重點實施河灣聯治,推進大鵬新區、深圳灣華僑城國家級海洋公園及深圳灣自然保護區申報,加快形成水清、沙白、灣美的海洋生態環境。
海洋生態文明需要更多的示范來破題。據了解,深圳組織編制了《深圳市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6年~2020年)》。方案明確提出了11項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指標值和49項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按照該方案,深圳將全面推進大鵬新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著力推進海洋資源能源節約利用、海洋生態環境提升、海洋文化特色彰顯、海洋生態文明機制建立等工作。2020年,深圳市海洋生態紅線區覆蓋率不低于30%,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40%。
3
充分發揮創新優勢 推動藍色經濟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要素是海洋經濟和海洋科技。在不遠的未來,藍色經濟、藍色科技將成為深圳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擔子重,責任大。未來海洋經濟如何推進,海洋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海洋科技如何創新突破成為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市海洋局介紹,深圳將繼續發揮創新優勢,加快高端優質資源配置,全面提升海洋經濟發展質量。一方面繼續夯實海洋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基礎。依托亞洲最大的陸路口岸、海港、空港和信息港聯動優勢,增強海洋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豐富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支持傳統金融機構跨行業整合資源,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控股集團,大力引進國際性金融機構,提升金融貿易核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
另一方面,深圳將按照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綠色經濟發展思維,通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挖掘潛力、提高生態環境和經濟綜合效益,實現內涵式增長、高質量增長。同時,以產促研,產研結合,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載體,吸引國際一流的大學、企業、科研機構,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研發組織形式創新,激發藍色經濟巨大潛力。
展望未來,深圳將充分發揮特區、灣區疊加優勢,堅持陸海統籌,將海洋事業發展置于城市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立足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ㄖ袊L景園林網摘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