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設施康復性景觀設計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及社會對老齡化現象和健康問題的深切關注,人們愈加認識到老年人精神情感需求問題的重要性,因此以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身心健康的維護、疾病的預防為依托的養老機構,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方面應起到關鍵作用。目前養老機構中的戶外景觀已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情感需求,在老年服務機構中建設康復性環境景觀已成為當務之急。
從康復景觀的整體布局出發,對國內外養老設施中的優秀康復景觀設計案例加以分析,從中提煉出優秀的設計經驗,以期對我國養老設施的康復景觀設計有所啟發。
一、康復景觀設計原則
養老設施的康復景觀設計除了應滿足基本的安全保障外,還應盡量滿足老人的各項需求。
(1)適老性原則
景觀設施設計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適老性設計在景觀設計中主要表現對無障礙的設計,老年人行動不靈活,通過無障礙設施的設計消除日常生活危險的可能性。
(2)心理舒適性原則
在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到老年人生理的安全性同時重視心理的舒適性。據調查老年人更喜歡相對隱私的空間,應適當營造私密半私密的空間環境,同時在活動中提供不同的需求空間,增強老年人的心理舒適感和安全感。
(3)社交原則
老年人退休后經常會孤獨空虛,比其他人群更渴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景觀設施中應設置有利于交往的圍合半圍合的空間,提高老年人對交往活動的參與度,緩解負面情緒,排除內心的孤獨寂寞。
(4)識別性原則
在景觀設施中,要盡量明確各景觀的區別,增強識別度。對于認知弱的老年人,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對植物的選擇、鋪裝的色彩形式,都應明示或暗示使用者對方向的辨別,方便找到自己的住處。
(5)人文關懷原則
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年人會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陶怡。在康復景觀中適當增添人文情懷氣息濃郁的景觀設施,有助于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大的滿足。
二、康復景觀整體布局
1. 景觀區域劃分設計
康復景觀中種植的植物應盡量種類豐富,一年四季都能給老人提供充分的自然樂趣。景觀各區域的設計充分建立在老年人的興趣與需求之上,并符合安全和舒適的條件,以便成為受老人青睞的空間。
美國羅杰史密斯花園平面圖
室外坐憩區:庭園入口最鄰近建筑處為室外坐憩區,由花灌木包圍并設置 L 形座椅。
環狀道路:道路呈現簡潔的環形布置,鋪裝經過著色處理,中心區域有一片多功能鋪裝區,可以為散步老人提供較短的散步路徑選擇。
座椅:庭園幾乎所有的座椅都是木質的并且形式美觀,有適合老年人的
靠背、扶手:座椅位置既有樹蔭之下又有可以曬太陽的,有部分椅子是可移動的,便于創造交往的環境。
有遮陰庇護的休息區,舒適的可移動座椅
2. 室外空間的高效、合理化利用
許多養老設施因盈利水平有限,為了提高出房率,在設計時往往注重節約用地面積,以降低土地成本。通過立體利用空間的方法——如設置下沉花園、屋頂平臺等方式,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戶外空間營造出了豐富的康復景觀。
下沉花園內可以通過栽植不同種類或高低形態有落差的灌木與草本植物,從而在視覺效果上可實現豐富的景觀層次。
下沉式花園立體綠化營造沉浸式景觀
養老設施屋頂空間可以適當地分散布置各種形態的花園,通過空間資源立體化的利用,可為養老機構構建出多樣化的康復景觀。
如下圖,設計者在東、南、北面三個方向各布置了一處屋頂花園,分別供設施員工用及供老人使用。通過用花園將活動住房包圍起來,可以為老人營造一種棲身于萬花叢中的舒適氛圍。
此外,屋頂花園的布置不僅實現了空間的高效化利用,還能讓老人能夠獲得全景視野,俯瞰周邊的社區或遠眺風景,從而幫助老人對自身所處環境的認知,增強老人自身與環境融入感。
從屋頂花園可俯瞰周邊,增強老人對環境認知
3. 室內空間與室外景觀的融合
部分老年人受生理或天氣不佳等原因不便親臨康復景觀,因此養老設施的空間設計應盡可能將戶外風景引入室內,尤其是引入到使用頻率較高的公共空間中,使老人在室內休息活動時也能享受美好的風景,并吸引老人參與到室外活動中。
設施中的餐廳、走廊等公共空間,在平面布置上充分利用景觀資源,合理增設落地窗,使戶外康復景觀能夠充分透入室內。
落地玻璃窗將風景室內
4. 營造多層次的室內外過渡空間
在康復景觀中,過渡空間不僅可以有效地劃分景觀各個區域,而且還適用于各種不佳氣候條件,為老人提供良好的觀賞場所。
此外,過渡空間也是康復景觀中,頗受老人青睞的娛樂休閑場所之一。屋頂花園中可設置帶有活動式遮陽棚的廊架,能夠實現帶頂空間與開敞式廊架空間的靈活轉化,很好地提升了空間的使用便利性,有利于老人在此開展正常社交娛樂活動。
園藝療法花園中設置帶有活動式遮陽棚的廊架,使用靈活
三、康復景觀設計細節
1. 增添運動元素,引導老人自發進行康復練習
老年人活動量明顯下滑,適宜的運動量不僅能增添老人的生活樂趣,還能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抵抗力。因而,在康復花園的設計中也應力圖融入運動元素,除了增設常規的運動器材外,還應增設巧妙的布局,引導老人在不知不覺中鍛煉自身能力。
例如,在日本メリィハウス西風新都老年公寓中,景觀花園內的盆景槽為雙層設計。該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無形當中為輪椅使用提供了運動的機會。輪椅使用者可以正常拿放第一層上的盆景,而想要夠到上面一層的盆景則需要老人努力從輪椅上站起,用身體依靠著下層花槽,進行抬臂操作。如此“障礙”的布置,恰到好處地讓老人在不經意中鍛煉了下肢和上肢的力量。
2. 增設社交場所,鼓勵老人參與活動、增進交流
促進老人與他人的互動溝通是康復景觀的重要作用之一。在康復景觀中除了應多布置常規的桌椅供老人休憩聊天外,還應因地制宜,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增添新奇性的設計,引發老人自主參與社交活動。
例如,可在老年公寓內的康復景觀內設置噴泉,同時在噴泉池周圍合理布置椅子。這樣可以吸引老人來噴泉池旁散步或開展活動,以此增進老人們交流的機會。
花園中設置可以圍坐的噴泉池,引發老人交流
3. 營造寧靜而自然的環境氛圍
由于身體機能的衰退,老年人越來越難以接觸真正的自然環境。此外,部分老人喜歡獨處,所以康復景觀設計,需提供一塊安靜的空間滿足這部分老人的需求,這樣能給老人提供更加安定、自我可控的心理感受。
例如,可在康復景觀內科密集種植高大的樹木,以此營造出一種自然、寧靜的叢林感環境氛圍,讓散步其中的老人得以全身心沉浸在自然元素中,暫時脫離室內活動環境。
花園密植營造叢林的寧靜空間
4. 植物選擇與搭配
在植物的選擇上,首先要考慮具有養生保健功能的植物,盡可能提供園藝活動,增強老年人的身體素質。避免選用危險性較大,香味濃烈,使人產生不適的花種。在植物色彩搭配上,也應注意色調和諧,使老人盡量保持愉悅平和的心態。
5. 道路的易識別性與無障礙設計
認知能力隨年齡的增大逐漸下降,尤其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他們很難記得復雜的路徑。因此在道路的設計上不宜繁瑣,選擇合適的環線道路方式,使各個活動場所的路線清晰明確。道路地面的顏色選用可依據道路兩旁環境顏色,避免選用相同或相近色調。
深色路面色彩,增加可識別性
此外,由于老年人行動不靈活,道路設計應采用無障礙設計原則,以方便老人出行。
四、康復景觀精神性營造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人除了有基本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外,還有歸屬于自我實現的需要。所以康復景觀除了要滿足老人觀賞游玩的需求外,還應對空間布局的精心考慮、細節設計充分體現人文情懷,以此滿足老人內心世界的精神需求。
1. 吸引兒童共同活動,為老人帶來活力
兒童的活動能夠為養老設施帶來活力,無論是與兒童互動,還是僅僅是觀看兒童活動都能給帶給老人精神世界帶來許多安慰與歡樂。
老年公寓的康復景觀中,可設計一塊兒童活動區域,該區域可布置兒童受青睞的娛樂設施,以此吸引兒童前來游玩。
康復景觀中營造孩子們過家家的小天地
2. 加入趣味元素,激發老人的興趣
康復景觀設計可通過小物品等趣味元素的布置,激發老人的興趣和探索欲。
例如,在メリィハウス西風新都老年公寓的下沉花園中,設計者引入了三棱鏡的使用,并將其安裝在涼亭的木架頂部,在陽光下,若隱若現的彩虹光傾灑而下,頗有幾分新奇和浪漫的色彩。
休息廊架上安裝三棱鏡,為老人創造彩虹光斑驚喜
此外,還可以在花園中布置小型魚池,游動的金魚能不僅能引來老人們的駐足觀賞,同時也能為整個康復景觀營造一種生機勃勃的氛圍。
3. 加入文化元素,引發老人回憶與認同感
康復景觀設計中需要考慮老人生活的時代與文化背景,營造能夠引發老人的文化認同感的環境。營造老人熟悉的場景不僅能夠激發老人對環境的親切感、更愿意到室外活動,也能通過引發老人回憶,增強對自我的認知。
例如,在國內養老機構康復景觀中部分建筑物可采用中式傳統園林建筑風格。通過極具傳統文化的建筑群體,不僅能吸引老人前來參觀游玩,而且還能感染老人的名族文化情懷。
中式風格園林設計
同時,還可以在景觀內布置一系列能夠引發老人回憶的小物品,例如傳統手工藝、古代田園山水畫、中國結等。這些元素不僅能夠勾起老人追憶往昔,也使庭院空間更加活潑豐富。
花園中放置中國結引發老人回想
五、總結
上述內容分別從整體、細節、精神文化構建三個板塊對康復景觀設計理念進行了梳理,從中可以發現,老年康復景觀中,一些細微的設計或改動,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我國各地正在大量建設養老設施,而其中的康復景觀建設還有待完善,特別是對老人身心特點的細膩關照、以及文化認同感的創造等方面還較為欠缺。康復性景觀設計理念以老年人的健康設計為目的,所以應從老人的需求角度出發,在現代理療的技術理念上,增添傳統文化色彩的熏陶,力爭為老人打造一個宜居的世外桃源、人間天堂。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住建部:社區養老設施將獲規劃政策支持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老年人優待工作視頻會議上,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開展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專題研究,進一步推進城市社區商業、養老等綜合服務設施規劃,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供規劃政策支持。 【詳細】
我國將頒布養老設施建筑設計“國標”
養老院內,每位老人至少擁有多少居住面積?每天能保證多少日照時間?必須采取哪些安全措施讓老人“無障礙”?這些“機構養老”的需求,都將通過新的養老建筑設計“國家標準”得到滿足和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