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園林院趙曉璐:“城市森林”概念初探
“城市森林”是一種新型的公園綠地類型,目前還沒有統一、公認的標準定義,2017年北京市首次啟動建設城市森林,東、西城共建設6處城市森林試點,目前新街口、菜市口、西革新里3處已完成建設,投入使用,獲得市民的一致稱贊,創造了良好的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 新街口城市森林建設試點
▲ 菜市口廣陽谷城市森林建設試點
盡管目前學術界對于城市森林的概念無統一定論,但是城市森林相對于城市公園來講與生態學結合更為緊密。美國有學者認為:城市森林是城市內及人口密集的聚居區周圍所有木本植物及其相伴的植物,是一系列街區林分的總和,它是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學者提出了廣義概念:城市森林包括城市周邊與市內的所有森林;我國城市森林研究學者何興元認為:城市森林是指生長在城市(包括郊區)的對所在環境有明顯改善作用的林地及其相關植被。它是具有一定規模、以林木為主體、包括各種類型(喬、灌、藤、竹、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的森林植物、栽培植物和生活在其間的動物、微生物以及他們賴以生存的氣候與土壤等自然因素的總稱。
▲ 菜市口城市森林建設試點宣傳牌
國家林業局將其定義為: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主,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由以樹木為主體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環境所構成的森林生態系統。
“城市森林”與“森林”都具有很大的生態效應,在生態層面相似性較多,體現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等具體方面,但是由于城市森林規模及其位置的特殊性,城市森林在組成結構、功能目標上都表現出不同于一般森林類型的特點:
森林:
以喬木為主體的植物群落,具有比較明顯和穩定的層次結構及與生態相容的種類組成,提供木質資源和生態服務功能。
▲ 森林主要功能
城市森林:
森林和園林的融合,通過人為強度干預而形成的人工或半自然的植物群落,以森林空間為主體,突出近自然森林的構建,功能側重于保護、調節、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維護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同時滿足市民自然休閑、運動健身等功能。
▲ 城市森林主要功能
綜合來看,城市森林在城市中效應的發揮更直接,與市民的關系更為密切,其效應包括經濟環境效應、社會環境效應、生態環境效應。
經濟環境效應:城市森林資產、林業產值影響、森林游憩價值;
社會環境效應:美化城市景觀、周邊土地增值、增加就業機會;
生態環境效應:調節小氣候,降溫增濕,緩解城市熱島,固碳釋氧、殺菌滯塵、凈化空氣,降低風速、減弱噪聲,增加水量,改善水質,提供棲息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
目前,城市森林這種新形式的城市綠地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未來的城市規劃和設計中,對城市森林的考慮也會越來越多,據了解,2018年北京市將全面啟動城市森林建設。按照“因地制宜、穩步推進、注重實效”的原則,以《城市森林規劃建設技術導則》為指導,2018年全市16個區每個區原則上要啟動建設一處城市森林型綠地公園,面積至少在1公頃以上,城市的綠地系統將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列志旸,周彤彤,李潔,薛立. 城市森林對風景園林建設的影響[J]. 綠色科技, 2017,(07):33-36.
[2]謝尚虎. 生態景觀在城市森林中與人工的融合[J]. 現代園藝,2017,(06):179-180.
[3]C.Y.Jim, Wendy Y. Chen . Ecosystemservices and valuation of urban forests in China. Cities26,2009,(3):187–194.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