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創新型城市
《南京市“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近日發布。規劃提出,到2020年,南京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以上水平,建成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成為“一中心、一基地”建設排頭兵,基本建成全國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的奮斗目標,全市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明顯增強,若干重點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3.2%,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52.5%,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量突破10000億元。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5件,PCT專利申請總量達3000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研發機構1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5000家。每萬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達180人年,引進國內外500強企業研發中心達150家。
江北新區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規劃提出要全力打造江北新區創新高地,到2020年,新區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3.3%;新增國家級、省級科研基地和平臺5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45件,PCT專利申請總量達800件,科技服務業產業規模達8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5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5%,形成集成電路、生命健康和新能源汽車等3個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
《規劃》中還提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托高新區(一區兩園)、紫金科技人才創業特別社區等載體平臺的技術創新資源和條件,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及細分領域,打造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鼓勵高校院所、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行業龍頭企業等創新平臺向眾創空間開放。發揮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引導效應,進一步推進高校和區(園區)建設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載體。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中式建筑的回歸與創新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綿綿五千年的風波歷史,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的沉淀,不僅僅凝聚在優雅詩詞歌賦和動人心弦的歷史故事中,更多的,是存在于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的地方,就如我們的傳統建筑。【詳細】
南京鼓勵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立法意見。《辦法》明確,地下空間優先用于建設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勵建設商業、工業、倉【詳細】
南京創意設計周中外設計師探討城市規劃
11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世界知名城市【詳細】
南京國檢查獲違規郵寄進境杜鵑花苗木
10月21日,從南京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在對進境郵寄物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一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