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生態公司2017年如何轉型
4、未來型: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上市后開始通過資本市場布局,未來謀求在最終消費段的價值變現。這是非常好的思路,未來的價值就是老百姓用腳用兜里的錢投票。
5、雙(多)主業型:普邦股份
普邦股份過去一直專注于房地產領域的園林業務,這曾經是它的優勢,如今卻成為了拖累,單一行業收入來源的抗周期性能力太弱。如今它一方面謀求行業的橫向拓寬收購,又謀求第二主業的并購。但畢竟是進入完全不同的領域,是否能成功,還不好說,但也不失為一種轉型模式,即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進行跨行業并購轉型。
04非連續性轉型才是出路
那對于大部分的企業,什么才是轉型的最優選擇呢?
長久來看,非連續性轉型才是轉型的出路。
怎么理解“非連續性轉型”呢?先說說與之相反的“連續性轉型”是怎么做的?
連續性轉型的假設前提是:原有市場空間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可以通過對管理、產業鏈的優化提升等充分挖掘潛力。且市場的拋物線還處于上升期,且自己可以戰勝大部分同行。很拗口是不是?通俗的說,就是:通過比以前更多的努力,還可以繼續發展。
連續性轉型表現形式為:1、加大市場開拓力度;2、改善內部管理和效率;3、進行原有主業產業鏈的延伸,即打造全產業鏈;4、根據客戶資源、產品資源,進行產品的延伸(比如園林生態企業向固廢行業延伸,但都屬于大環境概念);……我們還可以列舉更多。
連續性轉型是大部分企業面臨困境時候的選擇,在原先的基礎上查漏補缺,或者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做點延伸,但不變的是原有的還是主體。因為這樣做讓人感覺風險小一點,心理上更安全一些,萬一不行還可以退回去再來。非連續性轉型是脫離原有的存量,完全從一個新的維度來考慮轉型。
轉型如果不輕裝上陣,會碰到一系列的兩難選擇。
1、轉型過去的細分領域會遭遇已經深耕了很久的專業競爭對手,如果沒有破釜沉舟的必勝決心,就很容易退縮回來。
2、新業務探索,一般是用一部分資源押上去,且新業務短期沒有產生效益只花錢,相對于傳統業務,地位是邊緣化的。
3、客戶的需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客戶不僅僅是需要一個環節,而是希望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4、未來的市場會在C端(個人用戶群),也就是最終消費者會是最終的決定者,除非你是喬布斯一樣引導消費潮流,大部分企業還是順應大趨勢更靠譜一些。
也就是說,市場和客戶需求都發生了變化,你如果想轉型,很可能不能再沿著過去做大做強主業的路子去思考去定位,已經不行了。
那非連續性轉型又該怎么做呢?這里提供幾個思路。
1、從零開始:從全新的人開始新的業務,可以是并購的方式,或成立全新的小分隊來做。和原先的傳統業務做完全隔離。
2、顛覆思維:不是追求比競爭對手做的更好,而是以替代化的方式來顛覆原有模式。啟用非行業人士是個突破的好辦法,亂拳打敗老師傅。
3、跨界思維:跨的越大,競爭對手越難以模仿,而你提供給客戶的價值也越高,未來這點會越來越明顯。
05總結
有耐心看到這里的,都是好同學。我給大家幾個具體可執行的轉型思路:
1、對接資本市場:有機會咬咬牙,先上個市,若有好的并購機會,嫁了吧,一起和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平臺做大,人生短暫,做點有價值的事業比什么都強;
2、看清大趨勢:推斷行業大趨勢,順勢而行,什么是大趨勢,平時多關心下行業外多政策、新聞,看似沒關系,其實可能關聯很大,當然,關注“園林資本”也是可以給你點大趨勢啟發滴,哈哈;
3、更細分定位:選擇大趨勢下的細分,這個細分最好沒有既成的老大,你ALLIN后,有機會成為老大,中國市場夠大,再細分的行業,也夠你好好發展壯大了;
4、非連續性轉型:找好細分后,老人管老事,新人管新事,考核等都用不一樣的,最好是未來能拆分獨立發展,也就是非連續性轉型的一種。
有點可以確定的是,是否能提供價值會成為衡量企業是否能持續成長的重要因素。只有你提供了價值,客戶才會買單,只有提供了超額價值,市場才會給你超額利潤。
園林資本感謝您三年多來的陪伴,我們2017年再見!
編輯:li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