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湖水專項工程生態效益顯著
記者17日從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獲悉,經過4年努力,“西湖水質提升和生態系統穩態轉換項目”生態效益顯著,2015年西湖主湖區年均透明度達到了84.2厘米,創歷史新高。
“西湖水質提升和生態系統穩態轉換項目”是國家“十二五”水專項“湖蕩濕地重建與生態修復技術及工程示范課題”子課題之一。自2012年啟動項目后,西湖管委會針對制約西湖水質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的難點進行技術攻關和集成,并相應實施了兩項示范工程:錢塘江大規模引水高效降氮示范工程和西湖水生態穩態轉換和流場優化示范工程。從項目申報、啟動建設到建成運行至今,已實現預期目標,生態效益顯著。
一方面,針對錢塘江大規模引水存在的高氮問題,采用高效脫氮工藝,年削減入西湖總氮量18噸,為西湖水質全面提升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優化示范區內沉水植物群落、恢復沉水植物面積30%以上,同時穩定出水量、改善流速,將死水區面積控制在15%以下。
經實地踏勘、專業評審,評估專家組對西湖課題的錢塘江大規模引水高效降氮、穩態轉換、流場優化三項示范工程分別給出了88分、85分、90分的高分,是“十二五”水專項湖泊主題項目第三方評估進展至今,專家組打出的最高分。
通過西湖水專項示范工程的實施,西湖已逐步建立起趨向穩定健康的湖泊生態系統,自我維持、自我修復的能力逐漸強大。2015年西湖主湖區年均透明度達到了84.2厘米,創歷史新高。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全國105個水生態文明城市水質達標率上升
自2013年水利部分兩批啟動了105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以來,探索了不同類型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和經驗。【詳細】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