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布提升城市環境5年計劃
日前,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提升城鄉人居環境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劃》及相關配套文件(下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將以建設“美麗春城、宜居昆明”為主題,以城鄉規劃為引領,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核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城鄉并重,屬地管理,著力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居住條件,努力建設生態宜居,幸福家園,讓人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為此,將深入開展城市“四治”行動。治亂—治理市容環境亂象,依法對“門前三包”落實不力、占道經營屢治屢彈、工地管理不規范、渣土潑灑污染嚴重、車輛亂停亂放及亂排亂倒、亂貼亂畫、流浪乞討等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等“六大亂象”進行集中整治。
治臟—治理重點區域臟跡,全面開展車站碼頭、廣場公園、公共廁所、飲食攤點、集貿市場、街巷院落、河道溝渠、建筑工地、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和鐵路沿線、各(高速)公路入城段、機場沿線、軌道交通站內外等重要窗口單位的環境整治。
治污—治理城市環境污染,加強城市大氣、土壤、噪聲、水污染治理,加強建筑施工和拆除工地揚塵的控制、建筑垃圾(含渣土)揚塵管理、道路揚塵控制。
治堵—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合理規劃城市路網格局,加快主城道路建設,提高路網密度,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打通“丁字路、斷頭路”等城市交通梗阻,加強動靜態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加強車輛分流和交通疏導,綜合治理交通違法行為,嚴格落實公共交通配建標準,同步建設配套設施,進一步推進停車場設施規劃建設,科學制定車位配建標準,對老舊小區停車設施缺失的,須開展機械式停車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加強動靜態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加強車輛分流和交通疏導,綜合治理各項交通違法行為。
加快實施城市“三改”工程。改造舊住宅區,采取綜合整治(微改造)、拆除重建方式實施改造,通過健全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加強環境整治、挖掘文化內容等,使其成為功能相對完備、具有個性特色的新型城市社區。
改造舊廠區,主要以利用老廠房發展文化現代服務業為主,對具備改造條件的主城區工業企業,在完成企業改制、國有資產處置、職工安置等工作后,結合控規梳理情況,穩妥實施改造。
改造城中村,按照疏密結合的原則,嚴格控制城市中心區的開發強度,對二環內城中村改造項目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外,主要以微改造為主,原則上不再新批準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加大貨幣化安置力度,積極利用存量商品住房,采取以購代建方式妥善安置被拆遷村民,縮短回遷安置周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依法拆除違法違規建筑。今年底前,嚴控城鄉違法違規建筑增量,實現違法建筑“零申報”;2017—2019年,逐步處理城鄉違法違規建筑存量;到2020年,城鄉違法違規建筑增量得到堅決遏制、存量基本整治、長效工作機制形成。
提升城市綠化品質,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建設以自然生態背景為基質,以滇池水域及昆明城市建設區為版塊,以環山郊野公園綠道、環水濕地公園綠道及城市綠道為廊道串聯生態林、水系及城市公園綠地的綠色網絡,積極創建具有“中國春城”特色的高原湖濱生態園林城市。到“十三五”末,在中心城區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城市各類綠地合理布局,完善綠地系統結構,提高綠地景觀品質,使綠地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5平方米以上。
有序推進農村“七改”行動。
改路—改造農村道路,2017年實現100%建制村通村硬化路;2020年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內的易地扶貧搬遷新村道路通暢工程,形成較高服務水平的農村公路網絡。
改房—改造農村民房,2018年,農村建房規劃許可覆蓋率達到80%以上,2020年達到100%,完成重點區域、重點鄉鎮、特色小鎮和各類示范試點村莊違法違規建筑治理工作。
改水—改造農村飲水,加快鄉鎮自來水廠建設,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鄉鎮自來水廠供水設施全覆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5%以上。
改電—改造農村用電,大力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村莊亮化工程,開展“寬帶鄉村”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深入開展固定寬帶和4G高速移動通信網建設,同步提高城鄉通信基礎設施。
改圈—改造農村牲畜養殖圈舍,改進畜禽飼養方式,大力推進畜禽集中養殖點建設,結合產業發展,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畜禽養殖。
改廁—改造農村廁所,加快推進鄉鎮政府所在地公廁建設,到2017年,每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建成2座以上公廁,每個建制村村委會所在地建成1座以上公廁,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農村戶廁無害化建設改造。
改灶—改造農村爐灶,統籌開展“燃氣下鄉”工作,選擇人口相對集中的村鎮進行試點,向農村推廣利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替代燃煤燒柴的爐灶,加大對農村燃氣管線、設施等燃氣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分期分片逐步實現燃氣“村村通”,到2020年完成節柴節煤爐灶推廣5萬眼。
著力抓好農村“三清”工程。清潔水源,加強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縣級以上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達95%以上,開展河道、庫塘等水體清淤治理,實現主要河道、溝渠保潔制度化、常態化。清潔田園,以清除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為重點,對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清潔化控制,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膜綜合利用、糞污無害化處理、不可降解農地膜等安全回收處置,提升農業清潔生產水平。清潔家園,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重點村莊污水治理工作,2020年,基本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95%以上的村莊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以鄉鎮進出口等門戶節點、水庫四周、河道溝渠兩側、村莊道路、村內空地為增綠補綠重點,積極創建園林鄉鎮和綠色村莊,到2020年,70%以上建制村達到綠色村莊要求。
編輯:yankai
相關閱讀
成都二環橋下不再只有草坪 擬增灌木、花卉
二環路綠化景觀主題為“五彩綴景、濃綠環城”,以綠色為主基調,提煉東南西北各段區域特色和文化,分別點綴凸顯紅色、紫紅色、金色和綠色。【詳細】
唐凱:規劃建設美好人居環境
2017年9月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住建部原總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發表題為《規劃建設美好人居環境》的主題演講。他提出,要貫徹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建設美好人居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