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解讀
城市定位明顯提高
出場專家
尹強 教授級高級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成都總規項目負責人
顧京濤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規劃師,成都總規主創規劃師
據介紹,上版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批準于1999年,至今已歷時16年之久,其間成都以及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經歷很大變化。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故編制了成都市新的城市總體規劃。
此次國務院批準的本版總規,成都的城市性質是“四川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上版總規城市性質為“四川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我國西南地區的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是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專家表示,從前后總規對比可以發現,成都新的發展定位已經跳出四川省和西南地區發展范疇,具備在西部地區乃至國家層面的重大發展作用。原有的“西南地區的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被“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所取代,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商貿物流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已上升至國家功能層面予以明確,“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表述強調了成都在西部區域整體層面的引領作用和功能影響的方方面面,城市職能中提出“西部地區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樞紐;國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等,更加細化了要素層面的全面表述。
新版總規的城市性質,是對成都在西部地區乃至國家戰略層面發揮作用的全面肯定和對未來發展預期的明顯提升,專家普遍認為,這一定位是基于近年來國家整體發展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全面考量。
從新版總規的城市性質以及職能可以看出,除了必要的省會、歷史文化名城以及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等區域空間范疇下的作用,新總規更加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商貿物流、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信息樞紐、旅游等高端功能,在制定的發展目標中明確了“建設成為以現代高端產業為主導,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城鄉一體、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說明成都從自身條件出發,深入落實了國家“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及“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發展思路,體現了成都轉型發展的路徑、意義和決心。
城市規劃區域擴大
新總規城市規劃區范圍劃定為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9區,雙流、郫縣2縣以及新津縣普興、金華兩鎮的行政轄區范圍,面積為3753平方公里。表面看來,新版規劃區面積僅比上版總規3260平方公里的范圍大了493平方公里,整體空間區域調整不多,但對比兩個時期城鎮空間發展格局卻有著天壤之別。上版總規編制時期中心城區周邊城鎮多以縣城和獨立城鎮的形態存在,隨著十多年來的快速發展,周邊城鎮發展日新月異,大部分已與中心城區連為一體,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明顯加強,隨著天府新區范圍的劃定和規劃的形成,規劃區全面統籌發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城鄉統一規劃管理的要求更加緊迫。
專家表示,國務院批復中特別強調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在統籌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促進中心城區轉型提升和功能疏解、促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互動發展,也說明了城市規劃區范圍擴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嚴格控制城市規模
據專家介紹,成都中心城區這十多年來一直面臨著規模快速增加的壓力,盡管制定了建設天府新區的發展戰略,促進了人口和功能的疏解,但建設用地在上版總規批準的1999年即已突破了規劃2020年248平方公里的規模限制,人口規模也已翻倍,單中心攤大餅式的發展必然面對由此帶來的潛在矛盾和突出問題,如城市交通擁堵、人居環境惡化等。
從國家新型城鎮化的一系列發展方針可以看出,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以人為本、布局合理、綠色、集約的城鎮化。對成都來講,一方面,平原物華天寶,沃野千里,寶貴的耕地資源必須得到珍惜和保護;另一方面,需要通過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嚴格控制住城市的無序擴張,避免成都大城市病的產生。新總規還要求嚴控增量、疏解存量、用疏堵結合的方式促進中心城區的良性發展,保護好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新版總規規劃市域形成“一區雙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集約型的城鎮空間格局,雙核分別為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確定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62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36平方公里以內,通過城市開發邊界和環城生態區的劃定限定了城市發展空間,可以適度疏解中心城區功能,保障了走內涵、集約發展道路,推進了區域城鎮空間結構的優化和集約發展。
對天府新區高要求
據介紹,這次新版總規的范圍包括了天府新區成都部分,含高新區南區,龍泉驛區、雙流縣、新津縣,共計1293平方公里。明確把天府新區建設成為“以現代制造業為主的國際化現代新區,打造成為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定位。與原先天府新區的定位對比,核心變化是從“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轉身為“內陸開放經濟高地”,標志著天府新區開放平臺重要性得到很大提升,開放的程度和要求更高;此外,規劃更加強調了宜業宜商宜居、高端產業集聚和統籌發展等。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