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改城市總體規劃 統籌治理"大城市病"
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區域空間格局,北京遵循“區域協同”、“城鄉一體”兩大原則,修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簡稱“總體規劃”),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為統籌治理“大城市病”做好基礎性工作。
在交通一體化發展方面,此次總體規劃修改與《京津冀城鄉規劃(2015-2030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2015-2030年)》等進行了對接,著力構建區域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一方面,依托京津冀城鎮群體系,建設多層次、互聯互通的軌道交通系統;另一方面,明確了構建“客內貨外”鐵路樞紐格局的規劃目標,提升天津、石家莊的國家運輸樞紐地位,疏解北京過境交通及區域性貨運樞紐功能。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北京已會同天津、河北共同劃定區域重要生態廊道,控制區域城鎮空間蔓延,加強區域生態修復。近期以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為抓手,重點加強對北京周邊市縣和重點地區的生態管控。
在產業升級轉移方面,重點建設“4+N”功能承接平臺,積極對接曹妃甸、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張承生態功能區、濱海新區4個戰略合作功能區建設,積極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天津濱海新區、保定、滄州等地開展跨區域創新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轉化、產業轉化基地,促進產業梯度轉移。
在交通、環保、產業率先突破的同時,北京還推動“城鄉一體”,把城市總體規劃變城鄉總體規劃,實現對城鄉建設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此外,北京還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增長邊界,將北京市域空間劃分為生態紅線區、集中建設區和限制建設區,制定差別化的管控目標和管控措施,實現“兩線三區”的全域空間管控。其中,將維系北京生態安全底線、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山區等法定保護空間劃入生態紅線區。未來,重點通過平原區集體建設用地減量還綠、規劃生態廊道建設,實現遠期全市生態紅線區比例提高到75%左右的目標。今后,北京將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一張藍圖上統籌大生態的全要素。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