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規劃湖北定位:建成"祖國立交橋"
6月19日,湖北省政府關于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出臺。這份作為湖北“落地”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行動指南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湖北在長江經濟帶中的發展定位,以及提升長江中游黃金水道功能、完善長江中游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支撐帶等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并明確了保障措施。
一、目標定位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祖國立交橋”。
全面建成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全國鐵路路網中心、全國高速公路路網重要樞紐、全國門戶樞紐機場和全國重要物流基地。
推進武漢建設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建設成為漢江流域綜合交通樞紐、宜昌建設成為長江中上游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長江中游核心增長極。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現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具有潛在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重點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等世界級產業集群,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努力把湖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龍腰”。
內陸開放合作新高地。
加快武漢城市圈、宜荊荊城市群、襄十隨城市群發展,強化武漢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深化與“長三角”、成渝等地區合作,共建“中三角”,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利用,協調好江河湖泊、干支流關系,加強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推進低碳省、生態省建設,繼續推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改試驗區建設,為全國“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典型示范。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湖北秭歸:庫岸生態修復忙
5月29日,工人在秭歸縣茅坪鎮銀杏沱水域庫岸生態修復工程現場施工(無人機航拍)。【詳細】
湖北恩施:打造生態修復基地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該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銅廠坡桃花觀光園里走訪查看桃樹的截干定形情況。這片占地面積183畝的桃花觀光園,是今年該市新增的三個【詳細】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