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凌晨更換行道樹:銀杏和毛白楊統(tǒng)一換國槐
今日凌晨,東長安街,工作人員將一棵國槐從貨車上卸下,用吊車拉起來緩緩落入樹坑,再培土固定。
今天凌晨,東長安街邊,工作人員將幾棵國槐從貨車上卸下,并用吊車拉起來緩緩落入樹坑。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開始對東單至正義路路段長勢衰弱的75棵銀杏和毛白楊進行更換,新栽植的行道樹統(tǒng)一為市樹國槐,長安街行道樹樹種將進一步統(tǒng)一。
移除銀杏毛白楊:
環(huán)境差致長勢衰弱
目前,東長安街東單至正義路兩側行道樹主要是銀杏和毛白楊。其中銀杏樹是東方廣場建設時栽種;毛白楊已有50多年樹齡,一般來說,毛白楊的樹齡僅五六十年。
而銀杏則不太適宜做長安街邊行道樹。近年來,北京街邊不少銀杏樹葉在夏季就出現干枯焦黃,業(yè)內專家認為,因銀杏樹對熱輻射、水分、光照等較為敏感,而去年七八月份,本市降雨量偏少、日光量卻很充足,銀杏樹根系供給葉片的水分與蒸發(fā)的水分不平衡,導致葉片外圍焦黃。
行道樹的樹坑面積較小,營養(yǎng)面積不足、水分不充分、地表氣溫高等因素,進一步加重路邊銀杏樹的焦黃程度。而公園里的銀杏樹就很少發(fā)生類似情況。
且因長安街東方廣場附近樹池周邊緊鄰地下管線,樹木根系生長空間狹小、土壤密實度和含鹽量逐年升高、周邊人行道石材硬化等立地條件所限,近年來,行道樹長勢衰弱,出現病死現象。
移植市樹國槐:
適應性及抗逆能力強
市園林綠化局經論證分析后,計劃對東單路口至正義路路口兩側的銀杏樹進行移植,伐除毛白楊,在原坑位統(tǒng)一新植市樹國槐。新栽植的國槐胸徑在20厘米左右,全部來自苗圃和因城市建設移植的樹木。而被移植的銀杏樹將在苗圃復壯后繼續(xù)用于本市綠化建設。
據市園林綠化部門介紹,之所以更換成國槐樹,一是國槐的適應性強,抗不良環(huán)境,比如抗旱、抗鹽堿、抗?jié)?、抗風、抗凍、抗病蟲害等的能力強,較之銀杏、毛白楊更適合該地生長;二是目前建國門橋至復興門橋之間的行道樹以國槐為主,更換以后將使長安街行道樹樹種進一步統(tǒng)一。
為確保更換后的國槐行道樹健康生長,將采取樹池更換土壤、埋設滲水透氣管等技術措施。預計整個工程將在4月底完成。
此外,園林綠化部門將對這一路段兩側綠地進行增彩延綠,主要是在綠地內增加一些花灌木和常綠地被。
■小檔案
國槐
喬木,可達25米高,喜光而稍耐陰,能適應較冷氣候,其對二氧化硫和煙塵等污染的抗性較強。壽命很長,可達數百年。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河北現“活化石”銀杏樹 歷經2800載
在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石門寨鎮(zhèn)淺水營中村有一棵穿越了2800多年的銀杏樹。昨日,記者見到該樹時,因是初冬時節(jié),這棵“活化石”已落盡一身繁華,僅個別枝頭上還有銀杏果和樹葉殘存。這棵銀杏樹主干粗壯挺拔,大枝虬曲如龍,伸向四方,氣勢不凡,令人驚嘆。【詳細】
成都:熊貓大道綠道年底竣工
記者昨日從成華區(qū)獲悉,該區(qū)已正式啟動全長12公里的熊貓大道綠道建設,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據悉,3年內,成華區(qū)將完成620公里綠道建設,其中一級綠道共計15公里、二級綠道共計229公里、三級綠道共計376公里,初步規(guī)劃為“兩軸、兩帶、四河、四道”,設置出入口56個、驛站106個。【詳細】
克萊恩:銀杏——中國帶給世界的珍貴禮物
昨日,中國古典植物銀杏成為耶魯大學林業(yè)與環(huán)境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彼得·克萊恩在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公眾報告的主角。他對于銀杏這個被時間遺忘的樹種歷史與現在的展示,深入淺出而又生動地講述了銀杏之美,贏得現場熱烈掌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