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松陽成為全國首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范縣
鑒于在傳統民居修繕、鄉土文化展示、基層保護責任落實等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近日,國家住建部首次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縣,授予“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范縣”稱號,全國只有松陽縣和云南省建水縣獲此殊榮。
松陽縣始建于東漢建安四年(199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歷史,在大都市滿眼“水泥鋼筋”結構的時代,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在松陽依舊活躍。至今,該縣還完整地保存著“山水—田園—村落”的格局,保留著百余座格局保存完整的傳統村落,其中50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位居全國第四,是華東地區保存較好、代表性較強的傳統村落聚集地。
這些傳統村落或階梯式,或平谷式,或傍水式,或臺地式,錯落有致地居于高山之巔,或隱于群山之間,或坐落于清溪之畔,或掩映于竹海古樹群中,渾然天成,古樸迷人,呈現出恢弘之氣勢,樸素之大美。在推進現代文明的進程中,大多數的傳統村落逐漸失去了原真的形態和豐富的歷史印記,只留在了記憶中、傳說里,而松陽大量古老的農耕文化習俗和生產、生活方式仍然“活”在現實生活村落中。
近年來,松陽縣提出建設“松陽傳統村落”特色品牌的目標,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上進行了有益大膽的探索和實踐。
相繼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家委員會、傳統村落文化研究會等由各方面專家、學者、志愿者組成的組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松陽古村落》《傳統民居改造利用技術指南》《松古村語》等一批具有較強專業性書籍的出版,使得傳統村落保護有章可循、有理可依。2014年11月,名為“江南秘境——松陽傳統村落”的圖片展在第二屆中國鄉村文明發展論壇期間展出,使“養在深閨”的松陽豐富的傳統村落資源和極具特色的人文風俗,得到了一次完美的呈現。
經過多年的努力,松陽縣域內已經形成“學者專家在研究+黨委政府在引導+村民在實施”的全民參與模式,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
松陽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縣已在傳統居民修繕、鄉土文化展示、基層保護責任落實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為古村落日常的保護和發展、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鄉土文化挖掘、保護資金整合機制、村落發展瓶頸破解等方面提供了新經驗、新做法,可在全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中起示范性作用。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福建積極預熱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國際大會
8月9日,福建省住建廳發布做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國際大會預熱活動的通知。【詳細】
最后一批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啟動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下發《關于做好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是最后一次全國性調查,力爭將所有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全部納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詳細】
首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國際大會”10月開幕
31日,住建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于10月中下旬在廈門舉辦首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