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園博園傾力打造“后園博時代”
三、細心呵護園區,讓園博園常“靚”
為了讓園博園始終保持靚麗的“身段”和“容顏”,近年來,園博園的干部職工幾乎把所有的情感傾注其中,從基礎設施設備維護保養、環境保潔、植物養護等多方面細心呵護。一是搞好基礎設施設備維護。重慶園博園因建設時間短,高填方的量比較大,再加上有127個展園,7座橋梁、三個隧道、12萬平方的仿古建筑和28.6公里的道路,再加之高巖、滑坡地較多,給園區的維修維護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為此,采區劃片、分類的管理模式,通過外包和自管兩種辦法,嚴格做到按時維護、即時補修、定時維修、應急搶修、跟蹤保養,保證了園區的維修維護效果,達到了“常看常新”的目的。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龍景湖的水質,在屬地北部新區市政、環保等部門的配合下,采取了截斷外圍污染源、增加水的內動力,栽植水生植物,嚴排內源污染等手段,確保了龍景湖的水質。通過定期檢測,達到了公園四類水的標準,受到了游客們的好評。二是嚴格清掃保潔,讓園區始終保持潔凈。經過重慶市政府采購與大正物業公司簽訂清掃保潔服務合同,對整個園區清掃保潔采取分片區管理,對清掃保潔人員實行網格化片區責任制,并根據《重慶園博園物業保潔考核實施細則》進行考核。保證了整個園區內清掃保潔不留死角。三年來,由于監督管理到位,保潔人員愛崗敬業,保潔效果好,一直得到廣大市民和游客好評,也多次得到了市領導和局領導的贊許。三是規范綠化養護,讓園區植物景觀更美。園區內涉及綠化養護的面積達140余萬平米,有大小喬灌木5萬余株。為了提高園區的景觀效果,重慶園博園一方面抓好植物的修枝整型等常規性養護,另一方面適時增添時令花卉,調整充實色葉、觀花、觀果等植物,增加園區景觀特性,同時沿湖添栽大量水生植物,既促進了水質的凈化,又點綴了園區景觀。三年來,共引進觀賞性喬木1500余株,耐旱植物20多個品種,增添時令花卉100萬余盆,園區植物長勢良好,呈現勃勃生機,景觀更加迷人,時時彰顯山水園林魅力。
四、嚴格注重安全,讓園博園常“穩”
安全穩定,是單位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重慶園博園因占地面積寬,涉及的安全生產內容多,尤其是用電安全、龍景湖水面和游客安全、電瓶車和游船的營運安全、古建筑物的防火安全、餐飲的食品安全,乃至國家財產和現金的管理安全等等,都給園區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為確保安全目標的實現,在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園博園黨政班子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嚴格實行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相關科室為主體責任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堅持從安全宣傳教育、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建立安全生產臺賬,保證安全生產經營,監督安保聯營單位的保安工作等方面入手狠抓了安全生產管理,增強了全園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強化了各主體單位的責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常抓不懈,群策群力,三年來,重慶園博園實現了零事故、零案件、零傷亡的安全生產目標,為園區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注重人才培養,讓園博園常“進”
人才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內動力,單位要想全面推進必須要有優秀人才予以支撐。近三年,園博園為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果,除了對人員安排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在待遇上實行獎勤罰懶外,更重要的是把功夫下在儲備后續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挖掘現有人員的潛能、為科技人才和知識分子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上,以達到鼓勵職工愛學習,勤鉆研,形成一個愛崗、敬業、團結、奉獻的團隊目的。為此,出臺了《重慶市園博園管理處職工在職培訓學習和配套獎勵管理相關辦法》,定期對干部職工開展綜合技能培訓,有針對性的派遣相關人員到外省市兄弟單位進行學習交流,鼓勵在職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三年中,共組織專題培訓25場次,有15名職工參加在職繼續教育學習,獲得研究生學歷4名,在讀人員3名,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3人,有4名同志得到了提拔重用。通過人才的培養,大大提升了管理隊伍的能力素質,激發了園博園干事創業的活力,單位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和進步:先后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工人先鋒號”、國家住建部授予的“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4A級風景區、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10多項榮譽,并累計接待游客達880萬人次(中外嘉賓2.85萬余人),經營收入13150萬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