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城市發展謀空間 強啃歷史遺留硬骨頭
改革開放三十四年來,土地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載體,為深圳的高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土地資源短缺日益使這座活力之城陷入城市化的困境。
目前,深圳還有約217平方公里的儲備土地,但因各種歷史遺留問題的存在,造成部分儲備土地不能用、沒法用。截至目前,深圳有多達25平方公里的政府儲備土地被違法違規占用。
記者昨天從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支隊了解到,為扎實推進儲備土地執法清理專項行動,市支隊第一時間出臺了《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機構政府儲備土地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方案》部署,今年內,各級規劃土地監察隊伍對權屬清晰、征(轉)地手續完備,現狀存在違法違規占用的約6平方公里的政府儲備土地進行全面徹底清理。
羊城晚報記者觀察發現,從行動啟動以來,深圳各區各部門,根據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機構的部署,采取了扎實有效的實際行動,啃下了多塊“硬骨頭”。
壹
“粗放”到“精耕”
不怵“歷史遺留”硬骨頭
所謂的土地儲備,是指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準權限范圍內,對通過收回、收購、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進行儲存或前期開發整理,并向社會提供各類建設用地的行為。
大家都有的共識是,政府儲備土地對保護稀缺土地資源和捍衛城市發展空間至關重要,被譽為一個城市土地的“儲備糧食”。國內其他城市,用地資源豐富,“糧倉”里備用糧食可能一時半會用不上,因而也不著急去開發這些用地。
但是,對于深圳而言,土地資源面臨四個“難以為繼”,不允許儲備土地粗放式管理,因為“精耕細作”儲備土地,已經成為這個城市不得不選擇的發展途徑。
誠然,在過去三十四年中,“深圳速度”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給這座城市帶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今年年初,深圳還有25平方公里的政府儲備土地被違法違規占用。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造成政府儲備土地被違法違規侵占的原因中,歷史遺留問題所占比例較大。
眾所周知,深圳城市發展過快,城市化土地轉為國有的進程中出現的歷史遺留問題,很多存在權屬爭議,對儲備土地管理部門來說是一大難題。即使在儲備機構嚴格管控之下沒有發生違法違規占用的儲備地上,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權屬爭議的問題。另外,侵占主體多樣、涉及利益巨大、鏈條復雜、年代久遠、處理難度大等問題一并存在。
擺在規劃土地監察執法人員面前的是一道無法回避的“坎”,他們今年以來以大無畏的工作勇氣,屢屢直面歷史遺留問題,在兼顧城市利益、集體利益及個人利益三方平衡的基礎上,扛下了這場清理國有土地的戰役,造福的將是我們深圳人的子孫后代。
貳
自上而下的“戰役”
全市開展執法清理行動
羊城晚報記者觀察發現,深圳全市儲備土地清理行動,事實上是一場由上及下的全民參與清理儲備土地的大行動。
根據《方案》的規定,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機構負責統籌協調全市執法清理行動,指導并參與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開展的違法違規占用政府儲備土地執法清理行動,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重大案件予以依法查處,對專項行動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其中重大問題應提出處理建議上報全市聯席會議研究。
更明確的是,深圳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是此次專項行動的實施主體,負責組織開展轄區內權屬清晰、涉嫌違法違規占用政府儲備土地的執法清理,并將存在權屬爭議及征(轉)地歷史遺留問題的政府儲備土地納入土地整備計劃并實施整備,在此次行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這么說,在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機構的牽頭下,充分調動了各區政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而幾個月以來,一場動真格的戰役,在各區扎實推動開展。通俗來說,儲備土地清理行動并沒有停留在字面和口號上,而是在深圳的版圖上濃重地涂畫著,全深圳各區人民都參與進去,試圖讓這張圖畫更為清晰和干凈。
羊城晚報記者取得的一項最新數據顯示,深圳全市已完成執法清理并驗收745宗,因存在權屬遺留問題移交儲備土地管理部門315宗,正在處理(執法清理或核實權屬)2150宗,合法3宗,執法清理總面積約1.59萬平方公里。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特色小鎮建設:三大問題及應對之策
自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形勢喜人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苗頭和認識偏差,這需要我們及時理清和調整。當前,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以招商引【詳細】
城市規劃與發展的三個時代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經歷了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三個時代,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時代中看到城市的規劃和發展的變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