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假綠化”能帶來“真春天”嗎?
2014年11月19日,長春市南湖大路,工作人員在用仿真布遮住枯萎的綠化帶。
在這寒冷的冬季,仿佛一切都顯得十分寧靜。或許有人不甘于這份寂寞,總想制造出一些新奇的事來,企圖打破這種寧靜。在“北國”長春的冬天,應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要想見到點綠色植物,并非易事。于是乎,弄點綠色植被于路邊,一些人一廂情愿地認為定將美化環(huán)境,提升城市形象,給公眾一個全新的視野,在增添一點政績的同時,還會將整個城市帶到想象中的“春天里”。
然而,夢想總是很美好的,而現(xiàn)實卻是很骨感的。這種假綠化真的能帶來春天嗎?對于這種用仿真布遮住枯萎的綠化帶一事,我們不妨來仔細地推敲一下。
用仿真布來冒充綠化帶,看上去美觀,實際上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顯得太過矯揉造作。眾所周知,吉林的長春,在冬季,應該是一望無際,一馬平川,整個城市都是以白色調為主。這才是長春真正的冬天,也正是這種四季分明的季節(jié),才給當?shù)厝藗兊纳顜頍o盡的樂趣。而將枯草“變活”、變綠,肯定違背了大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讓人們看上去,多少會產生一種非常不自在的感覺,這是其一。
其二,仿真布的錢從哪里來,價格是否昂貴。雖然我們從報道中未能得知這些信息,但不難想象,這錢肯定是從政府的口袋里掏出來的,也就是說花的都是當?shù)孛恳粋€納稅人的錢。至于貴與不貴,已經并不重要了,如果花費不當,哪怕是一分錢,都將透支政府的公信力,讓納稅人很“受傷”。
其三,用仿真布來遮蓋路邊已經枯萎的綠化,這算是一項什么工程?又會給人們帶來多少好處與實惠?如果說是“中看”,能提升城市文明與形象,倒也是一件好事,而這種太假的綠化,讓人們從心里面就不愿意去接受,又怎能達到“中看”的效果;如果說是“中用”,能制造點氧氣出來,吸收點二氧化碳進去,倒也算是為環(huán)保做出了一點貢獻,但很遺憾,這些都只是天方夜譚。說得直接一點或者不好聽一點,這個工程,應該是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傷心工程。
試想,一場大雪過后,在保證路面能正常通行都要付出諸多努力的情況下,又有誰還會有時間與精力去維護這種太假的綠化。到那時,滿目瘡痍的假綠化,還不如原來真枯草好看。而將這種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的假綠化恢復原貌或者清除干凈,又不知還要浪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一往一返”,還真不知道究竟會花掉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消耗多少政府的公信力。
假綠化能帶來真春天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是造假者的異想天開、一廂情愿。莫讓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橫行無忌,莫讓政府的民生工程丟了民心,這或許應該是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反思的事情吧!希望都能捫心自問一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沈陽:新建居民區(qū)內綠地不得低于30%
日前,沈陽市對外發(fā)布了經修正的《沈陽市綠化條例》,城市建設中要規(guī)劃相應的綠地,新區(qū)開發(fā)中,規(guī)劃綠地的面積不能低于35%。新建居民區(qū)內綠地不得低于30%。【詳細】
成都三環(huán)路綠化帶將突出“熊貓文化主題”
“以前家門外的綠化帶,大樹很多很亂,里面雜草叢生,光線很差,怪嚇人的。”這是家住三環(huán)路側某小區(qū)的市民張麗麗對以前三環(huán)路綠化帶的印象,“現(xiàn)在好了,完全打造出來了,整得就跟公園一樣。【詳細】
深圳:一塊“海綿”改變城市水生態(tài)
記者從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光明鳳凰城片區(qū)將在全市率先實現(xiàn)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并總結經驗向全市推廣,到2020年,全市20%以上城市建成區(qū)將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詳細】
天津:打造整潔文明村莊環(huán)境
今年以來,白古屯鎮(zhèn)深入推進“美麗武清·一號工程”建設,積極謀劃,全面部署,以清潔村莊建設為主要抓手,進一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著力打造整潔優(yōu)美、文明和諧的村莊環(huán)境,受到群眾好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