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河口計劃明年完成人工造林8000畝
11月14日,老河口市召開的“綠滿老河口”行動推進會提出,2015年完成人工造林8000畝,建設綠色集鎮8個,建設綠色示范村10個,通道綠化率達到90%。同時,完善漢江沿岸防護林與城東防護林兩道綠色屏障建設,完成5個綠色庫區綠化任務,建設綠色水系6條,建設以花卉苗木為主的綠色產業基地8000畝,完成四旁植樹40萬株。
為確保“綠滿老河口”行動順利推進,老河口市將重點抓好“六大綠色工程”
實施綠色屏障工程。按照“一帶”、“一屏障”的規劃要求,加強生態屏障建設。東沿城東崗地,完善寬20至40米的防護林生態屏障;西沿漢江老河口段,建立寬100米的水土保持林帶,因地制宜栽植梨桃、楊柳、楓楊與池杉等樹種,打造百里漢江生態景觀帶。
實施綠色城區工程。以城區景觀道路、沿江景觀帶、城市公園、小區綠化為重點,因地制宜抓好新城新區、工業園區綠化工程建設。結合老城區改造,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礦企業、學校醫院、居民小區開展綠地建設,拆墻透綠,大力實施立體綠化工程,構建“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抬頭望山、駐足親水”的宜居宜業人居環境。
實施綠色集鎮工程。深入開展集鎮街道綠化,區域內機關、學校、醫院、社區大力開展庭院綠化,確保2015年底鄉鎮所在地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
實施綠色林網工程。圍繞高速公路、國、省、縣、鄉、村道路,抓好提檔升級,補植補造、拓展延伸工作,全力打造綠色路網。在水系綠化方面,重點推進引丹干渠、庫區、小河流綠色水系綠化,在兩年內完成引丹總干渠老河口段、馬沖水庫、孟橋川水庫、黑虎山水庫、滕莊水庫與朱崗泵站綠化。
實施綠色村莊工程。按照先易后難、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統籌推進全市217個村“三年鄉村綠化全覆蓋”行動。2015年,爭取在全市10個鄉鎮再新建10個以綠色示范為主要內容的“美麗鄉村”;2016年完成轄區內70%的行政村莊綠化工作任務;2017年實現村莊綠化全覆蓋。
實施綠色產業工程。把園林綠化、植樹造林工作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緊密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花果苗木產業,努力打造現代生態產業體系。以洪山嘴生態經濟發展實驗區為重點,大力實施工程造林,修復北部崗地森林生態系統,大力打造森林生態旅游區域,通過培育、引進市場主體,大力發展花果苗木為主的綠色產業基地。
據悉,去冬今春以來,老河口市共完成人工造林7300畝,建成林產業基地6400畝,植樹62萬株,四旁植樹50萬株,新發展苗木產業基地3000多畝。改造升級綠色廊道108.8公里,植樹10.2萬株;新綠化鄉村道路160公里,植樹17.94萬株。張莊村被授予省級“綠色示范村”稱號,張溝、太山廟、溫崗、柳樹湖4個村被授予襄陽市“綠色示范村”稱號。全市新增綠化面積3.1萬平方米,為“綠滿老河口”行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湖北秭歸:庫岸生態修復忙
5月29日,工人在秭歸縣茅坪鎮銀杏沱水域庫岸生態修復工程現場施工(無人機航拍)。【詳細】
湖北恩施:打造生態修復基地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該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銅廠坡桃花觀光園里走訪查看桃樹的截干定形情況。這片占地面積183畝的桃花觀光園,是今年該市新增的三個【詳細】
湖北省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形成
11月11日,記者從在武漢召開的第四屆湖北生態文化論壇獲悉,我省已建各類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區168個。其中國際重要濕地3個,分別是沉湖、洪湖和大九湖,居中部第一;國家濕地公園63個,居全國第三;我省國家級和省級濕地自然【詳細】
湖北擁有63個國家濕地公園居全國第三位
11月12日,第四屆湖北生態文化論壇在園博園長江文明館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