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城市
第一部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1、關鍵詞:五個“決不能”底線
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能以犧牲綠水青山為代價換取所謂的金山銀山,決不能以影響未來發展為代價謀取當期增長和眼前利益,決不能以破壞人與自然關系為代價獲得表面繁榮,決不能對環保突出問題束手無策、無所作為,對苗頭性問題疏忽大意、無動于衷。
2、關鍵詞:實現三個發展
按照五大功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市一體化、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的要求,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優化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實現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3、關鍵詞:五個基本原則
堅持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堅定不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以人為本、問題導向,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堅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持久動力;堅持依法保護、依法治理,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4、關鍵詞:目標
到2020年,努力將重慶建成碧水青山、綠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諧宜居的生態文明城市,實現全市生態文明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5、關鍵詞:生態格局
全市耕地面積不低于3300萬畝、林地面積不低于6300萬畝、森林面積不低于5600萬畝。
6、關鍵詞:生態環境質量
構建長江、嘉陵江、烏江生態屏障,干流水質不低于上游地區來水水質,重要支流和城市水體水質好轉,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安全。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0%以上。建制鄉鎮(含撤并鄉鎮)以上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
7、關鍵詞: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系統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紅線、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和損害賠償等制度不斷健全。
8、關鍵詞:生態文化
全社會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不斷增強,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