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底子的建筑,你有印象嗎?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杭城的許多角落中都散落著歷史悠久的老建筑。
從昨天起,《杭州市第六批歷史建筑保護規劃圖則(草案)》項目進行公示,這次公示的規劃圖則,包含了杭州市第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名單中的全部,共53處。
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表示,在杭州市政府公布第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名單后,他們就開始進行了相關規劃工作,包括具體的保護要求、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分,都要一一制定,只有形成統一的規劃圖則,才能為這些保護建筑制定一張“建設藍圖”,而且,歷史建筑周邊要開發建設,都必須在規劃的要求下進行,這樣才能有效打造起一張“防護網”。
該草案公示自昨天起一直持續到12月3日,一共30天,有興趣的市民可以今天、11月18日到杭州市規劃局一樓大廳了解咨詢,屆時會有值班人員提供現場解答。
這些老底子建筑,你有印象嗎?
杭州市工農業生產建設展覽館舊址
杭州市工農業生產建設展覽館舊址,靠近延安路和獅虎橋路交叉口,建于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始是做杭州市工農業生產建設展覽館之用。
很多老底子的杭州人對它最深刻的印象,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里曾被作為檢閱臺。每到國慶節,就會熱鬧非凡,站在上面,可以檢閱武林廣場、延安路上走過的游行隊伍。1983年,這里被改為了杭州市科技交流館。
根據保護利用建議,今后,這里還將繼續維持現有功能,作為展覽館使用。
艮山門日軍碉堡舊址
艮山門日軍碉堡舊址,位于老鐵路艮山門站南門。當年日本侵占杭州時,在鐵路沿線建立了多個碉堡,現僅存一個(本報曾作報道)。
這次規劃將碉堡及周邊約80平方米的范圍都劃入了保護范圍,四周的建設控制地帶面積也達到了約870平方米。根據保護利用建議,對碉堡舊址加快修繕之后,可以將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紀念場所。
西華大樓
西華大樓,位于上城區解放路與浣紗路交叉口的井亭橋邊,建于民國時期,為一處七層混合結構的建筑。建筑風格仿歐洲現代主義,立面簡潔。
如今,很多年輕人對西華大樓已沒了記憶,但不少老人對西華大樓一定不會陌生。它曾是解放前杭州的最高建筑,也是杭州井亭橋官巷口一帶的標志性建筑,俗稱“七重天”。因為樓的底層為“西華眼鏡店”,所以它才得名叫西華大樓。
根據規劃保護要求,建筑需要進行整體修繕,拆除與歷史建筑風格不符的構件,使其可以恢復歷史原貌。
由于該地塊規劃為公建用地,根據保護利用建議,西華大樓可以結合區域整體商業商貿發展進行綜合利用。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專家:歷史建筑活化需“自我造血”
如何留住一座城市的記憶?歷史建筑是重要的載體。昨日,第四屆廣州歷史建筑論壇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召開,建筑和規劃領域的專家學者、名匠大師、運營團隊等齊聚一堂,共商歷史建筑的活化對策。有專家提出,老城區歷【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