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尊重規劃權威才能告別奇怪建筑
建筑設計,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民主決策問題,規劃設計要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奇怪建筑產生的原因,基本可以歸結為“權”和“錢”。
習總書記講話提到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于是,各地那些我們走過路過吐槽過的奇怪建筑,近日又被拉出來“示眾”。媒體總結發現,這些被公眾認為奇怪的建筑,普遍存在拙劣山寨、貪大求洋甚至短命的現象,有不少是權力意志和個人喜好的體現。
建筑設計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有其自身規律和專業門檻。我們似乎不能僅憑建筑的外觀,就判斷其是經典還是敗筆。所謂“奇奇怪怪的建筑”,既是基于公眾的觀感,也點出了當前國內建筑規劃領域存在普遍誤區。
從媒體盤點的這些“反面典型”看,雖然不排除其中有一些是設計精品甚至是大師作品,但放在特定的環境下,就顯得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或者刻意求新求異,或者缺乏實用性。而更多的奇葩建筑,則顯得十分粗糙拙劣,不倫不類,甚至是剛建好就拆的短命建筑。
這些奇怪建筑產生的原因,基本可以歸結為“權”和“錢”,有人借建筑顯示權力、展示政績,有人借此大拆大建、趁機牟利。不管哪種情況,都是權力之手伸得太長,不尊重科學規律和民主程序的結果。
建筑設計,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民主決策問題,規劃設計要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盡可能尊重專業主義,保護藝術創新。但是,城市公共建筑的設計規劃,又是重要的公共事務,需要遵循民主決策、公開決策的原則,通過制度化的渠道,聽取吸納公眾尤其是當地民眾的意見。這是城市規劃的基本要義。
有科學規劃,是現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城鄉規劃是地方重大公共事務,有專門的規劃法作為遵循依據,有專業的規劃部門負責監督落實。規劃一旦通過,就有了法律效力,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統一性,才能防止建筑規劃被權力干擾,甚至換一個主要領導就換一種建筑風格。
政府主導的公共建筑,安全實用是第一要求,同時還要考慮歷史和地域特征,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對于花財政錢的建筑,還有勤儉節約的要求和財政預算的約束,更不應該攀比奢華、貪大求洋;即便是民間自建或者企業行為,也要符合規劃要求,達到國家規定的建筑安全等標準,不能一味求新求怪,只為滿足自己低俗的惡趣味。
領導人說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并不是簡單以外觀來判斷建筑優劣,也不是要以權力干預規劃,而恰恰是提醒地方和一些人,防止權力之手伸得太長,要維護法律的尊嚴和規劃的權威性,不能以個人好惡決定城市建成什么樣子。只有這樣,那些粗陋拙劣、勞民傷財的奇怪建筑,才可能越來越少,直至絕跡。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