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漩門灣:浙江首個濱海型國家濕地公園
曾經是工業用地可誰都舍不得用
玉環漩門灣觀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洪告訴記者,這片土地是漩門二期圍墾之后而形成的,曾經一大部分是為了建設工業。
“但隨著玉環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峻,水質污染嚴重,生態系統比較脆弱。”趙洪說,2008年之后,玉環縣的發展規劃方向發生了改變,開始向玉環新城轉移,而這就更需要打造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宜居環境。
趙洪說,因為剛開始圍墾時沒有注意對水體進行處理,所以水體味道比較重,生態環境并不是很好,對于一個普通住戶或者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來說,都具有制約作用,所以從保護環境、打造宜居環境出發,提出了漩門灣濕地公園項目。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玉環雖然水面積比較大,相當于3個西湖,但是由于沒有辦法去用,水源比較緊缺。我們現在是從長潭水庫引水,以后還考慮從溫州的楠溪江引進水源,但是都需要很大的投資,而且未來經濟持續發展之后,飲用水的供給矛盾將會更加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玉環未來的經濟發展。”趙洪說,從玉環縣的長遠發展來考慮,也需要這么一個項目。
“濕地之所以被稱為地球的腎臟,就是因為它對生態環境具有凈化作用,通過對漩門灣濕地公園的建設,改變脆弱的生態環境,在幾十年后就近為玉環提供干凈的水源。”同時,趙洪表示,為了改變濕地目前的水質狀況,他們做了一系列的努力,采取了各項措施,主要是對庫區水底進行清淤和水源管理,以及恢復植被。
為徹底改善水質,一方面啟動清淤工程,共拆除網箱1.1萬多只,完成玉環湖清淤150多萬立方米,加上濕地上游水源地普遍開展“五水共治”,嚴格水源管理措施,目前濕地水質已經明顯改善。同時,對轄區108家企業實施污染整治,進行環保“一廠一檔”管理。在取締所有非法排污企業、整治提升部分企業的基礎上,建成污水預處理中心一座,雨污管網80多公里,基本實現了轄區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納管收集。
調查家底,有針對性地保護物種、改善環境
玉環漩門灣濕地公園擁有海洋、湖泊雙重濕地,具有“灘涂、濕地、小島、背景山林”交相輝映的自然地理景觀,大片的水鳥棲息濕地、檉柳自然次生濕地、圍墾工程形成的次生濕地、九眼港河段、雁蕩蘆花沼澤等多種環境,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絕佳的生存條件。
今年年初,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了20余只長著似琵琶似湯匙長嘴的“稀客”,經確認,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黑臉琵鷺,這讓趙洪十分驚喜。
趙洪告訴記者,為了更加了解區域內的生物種類,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保護與治理,維護生物多樣性,從而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他們曾多次開展生物調查,而趙洪將之戲稱為“查家底”。
“調查之后,我們發現規劃區內有鳥類15目,41科,共137種。其中水鳥61種,占整個區域鳥類種數的44.2%,省級以上保護鳥類15種,還有國際上珍稀物種黑嘴鷗。”談起濕地內的物種,趙洪顯得特別的自信和驕傲,“植物有111科,共475種,浮游生物等其他物種更是多得不得了。”
趙洪告訴記者,針對這些物種,特別是鳥類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性,他們在核心區內規劃了兩塊鳥類棲息地保護區。
2013年年底,玉環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入選全國首批80個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名單,成為臺州市唯一入選基地。趙洪的心中還有一個構想:建立一個濕地實驗室,讓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縮小,從而讓前來的游客更加客觀地了解濕地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凈化作用,從而認識濕地的重要性。
“比如他們可以種一些濕地植物,親手參與到濕地的生態環境中來。”趙洪說,只有提高普通市民對濕地的認知程度,濕地環境才能更好地得到保護。
規劃五大功能區,集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于一體
“現在漩門灣濕地公園規劃占地31.48平方公里,共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教育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目前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建成后的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的日容納量可以達到19000人左右,而游客來到這里也可享受到一體化服務,可以說,未來的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于一體。
根據規劃,玉環經濟開發區將分兩期進行建設,項目包括水上樂園、嘻哈樂園、青少年培訓中心、景點和景觀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區建設等。其中項目一期5年投資約8億元,主要建設項目有景點、景觀設施、綠化及農業區塊基礎設施等。
“去年,玉環經濟開發區累計投入資金2億元,相繼建成了圍墾展示廳、觀鳥臺、荷蘭風車等。濕地公園景觀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包括核心區40畝景觀工程、擴展區158畝景觀工程和碧桂園地形營造、生態綠化等基本完成。”浙江省玉環蓄淡圍墾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一劍說,今年,縣委縣政府將多個項目納入縣里的重點工程,目前我們正在加快推進。
趙洪表示,通過五年的努力,保護和恢復漩門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有效發揮濕地抵御海水入侵、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提供濕地產品等多種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充分利用規劃區現有濕地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開展濕地科普宣教和休閑游憩活動。最終實現規劃區內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完整、景觀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科普宣教設施完善和休閑娛樂條件優越,并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知名的濱海國家濕地公園。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