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城鎮化如何才能"記得住鄉愁"
城鎮化近年來一直被看作是提升我國內需的最大潛力,也是未來改革發展的最大紅利。如何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趨利避害,一直是城鎮化的核心。
去年底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后發布的公告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句話是:“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些富有詩情畫意的話語既是對過去舊的城鎮化發展模式的糾偏,也為未來新型城鎮化究竟該怎么走給出明確方向。理想的城鎮應該是:無論你走到哪里,故鄉總是美好的,有多少人為故鄉吟詩歌唱;無論你走多遠,故鄉總是溫暖的,有多少人把家鄉的山水當作一種永恒和寄望。“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頂層設計理念,其實也是給當下一個提醒:只有“人”才是城鎮化最核心的部分,要敬畏自然,保留山水,創造人的宜居環境。
我國城鎮化過去的快速發展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一個最主要的缺陷恰恰是忽視了人的需要,是缺了“人”的城鎮化,在物質層面上展開的過多。梳理這些年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教訓,存在至少四個方面的“迷失”。
“洗澡水”與“孩子”一起被倒掉了
我國過去的城鎮化大拆大建是一“景”。該拆的拆了,不該拆的也拆了。削山造地、填海造地都用上了。古老的原生態鄉村不再,山水資源、農村包圍城市的綠色天然屏障被人為破壞,更有為了多獲得城鎮建設用地通過撤并村莊逼著農民上樓。大拆大建導致我國古村落迅速消失,速度相當驚人。據統計,2000年我國有360萬個自然村,到2010年減少到270萬個,十年里有90萬個村子消失了,等于一天消失300個自然村落,這其中包含不少古村落。記得北京朝陽區的一個村莊吸引了大批的歐美跨國公司高管入住,被稱為是北京最美麗的村莊。這個村莊并沒有如周邊村莊那樣撤村建高樓,而是完整地保存了村莊古樸的風貌,完好的四合院對外國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為古老村落藏著文化的傳承,這是它最有力量的部分,也是各民族都易理解和相通之處。保護與利用而不是大拆大建才是符合文化規律的做法,只有這些才能“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有數處關于保留鄉村以及鄉村記憶的要求,比如,“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
“攤大餅式”的城鎮化是新圈地運動
記得到一個城市,當地居民告訴我他們的城市四周建了四個新城,問他為何建這么多,他們講,一般城市換一個新的“一把手”,都要推倒前任另立一套,該市近年來連著換了四任一把手,每個都建了個新城,結果就搞成了四個新城,每個新城基本上都是半拉子工程。如何保持我國城鎮化規劃的連續性一直是個難題,不能政府一換屆、規劃就換屆,要一張藍圖干到底。
我國的城鎮化不能盲目模仿歐美攤大餅式的城鎮化,因為我國耕地奇缺。一定要嚴格控制用地,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不能再無節制擴大建設用地,形成“新圈地運動”,濫占耕地,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糧食安全是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基礎。城鎮化必須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協調推進。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我國必須立足自己解決糧食問題,這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也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未來城鎮化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不能人為“造城”。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相比,我國目前城鎮化的集約程度還差得太多,所以城鎮化應該重點在集約上下功夫,不能再盲目圈地鋪攤子。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以我國目前人口密度相對比較高的上海為例,上海的人口密度也僅約為面積相同的日本相應地區人口密度的一半。我國城鎮及東部都市圈還有很大的接受人口的潛力與空間。在1965年至2001年的36年里,我國的生產活動向東部沿海城市不斷集中,但由于戶籍等原因,人口卻沒有相應地向這些都市圈集中,促成我國規模經濟的形成。過低的人口極化作用也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期成長。所以未來城鎮化重點要集約發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人為造城”讓城鎮化變成了“房地產化”
不少地方把城鎮化理解為人為造城,通過拆遷、征地、賣地,去開馬路、筑廣場、建高樓。結果城鎮化就變成了房地產商人的盛宴。新區新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地爭相建設超大規模的城市,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讓城市的專業化程度很低,各城市同構化嚴重。
未來城鎮化不能人為造空城,被房地產綁架,一定要有產業支撐,才能可持續發展,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如果一個城鎮沒有產業支撐,沒有工作機會,大量的人集聚起來,問題會更大。長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鎮之所以繁榮起來,都是專業鎮的發展所帶動的。美國曾經的大城市底特律,由于汽車產業的繁榮而迅速繁榮起來,曾經達到200多萬人口。但隨著美國汽車業的衰落,底特律又迅速衰落下來,被美國人形容成一座“死城”。我國各個地區應該根據本地的條件,發展具有本地特色而又有競爭力的產業,才能使中小城鎮有活力。“千鎮一面”、“產業高度同構同質”是中小城鎮發展面臨的大問題,如何尋找合適的產業發展模式而不是盲目地發展,是城鎮化能否可持續的重要問題。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