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讓城鎮融入自然
日前,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在常德市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圍繞今年3月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全面分析了全省城鎮化現狀,并要求結合湖南省自身具體情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提升質量,積極穩妥、扎實有序推進全省新型城鎮化。
以人為核心讓城鎮融入自然
會上,徐守盛就如何理解新型城鎮化發表了講話。他指出,一要樹立以人為本、公平共享的新理念。從重視“城”轉向聚焦“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讓城鄉居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城鎮化成果。二要把準四化同步、城鄉統籌的新定位。工業化是主動力,信息化是融合器,城鎮化是大平臺,農業現代化是根本支撐。新型城鎮化必須與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要立足于城鄉統籌、工農互惠,通過城鎮化提高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和帶動能力,努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三要推出優化布局、集約高效的新舉措。遵循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結合國家和湖南省重大發展戰略,綜合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斷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堅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強化資源節約、精細經營理念,提高國土空間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城市集約高效緊湊發展。四要確定生態文明、環境優美的新目標。以“兩型社會”建設為重要抓手,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城鎮化全過程,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改善城鎮生態空間,朝著“讓城鎮融入自然”的方向努力,建設更多的生態、美麗、宜居城鎮。五要提出文化傳承、特色鮮明的新要求。注意挖掘湖湘文化底蘊和優勢,著力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風貌、文化魅力、民族特點的特色城鎮。
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城市文脈
山水相依,是湖南最鮮明的特色。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中,湖南省始終突出這個特色,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的獨特風光,打造依山傍水、顯山露水、城水相依、城山相偎的特色城市,讓青山、綠水、稻田、菜地、濕地成為城市周邊的一道優美風景。
近年來,湖南省城鎮化率從2007年的40.45%提高到2013年的47.96%,年均增長1.25個百分點。同時,城鎮布局和規模結構不斷改善,建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高,城鄉面貌持續改善。
但是,目前也存在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人口城鎮化滯后于土地城鎮化、戶籍人口城鎮化滯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等問題。同時,全省城鎮化面臨很大的機遇,蘊含巨大的潛力,必須因勢利導,積極作為。為此,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始終把質量作為城鎮化的關鍵和命脈,牢牢把握住提升質量這個關鍵,堅持速度、質量、效益并重,促進規模擴張、品質提升、特色彰顯同步,實現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蘭州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專業展開幕
5月26日上午,蘭州理工大學【詳細】
鄉村規劃師的人才困局:有情懷缺歸屬感
原本城市才有的規劃工作,8年前就走進了成都的鄉村。今年4月,成都第八批鄉村規劃師開始招募了。【詳細】
這5年中國城市規劃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作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處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