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生態、微城市:產業園設計出新
尋求住宅開發轉型的房企正在全方位出擊。
當商業地產、養老地產、旅游地產開發漸成泛濫趨勢時,產業地產開發是否會成為他們的下一個藍海?面對與住宅類產品截然不同的客戶對象與需求,產業園區在規劃設計之初應注意哪些問題?
近日,由鴻坤集團開發的北京鴻坤·金融谷項目憑借先進的設計理念、有氧減壓的辦公模式設計引起業界關注,為風頭正勁的產業地產開發帶來新意。
“作為鴻坤集團第一次進軍產業園打造的68萬平方米大型項目,金融服務產業拓展將成為集團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該園區致力于打造適合成長型企業發展的優勢平臺,依托區域產業發展優勢,借政府扶持契機,力爭形成以中小企業總部經濟為特色的‘總部功能平臺’,成為‘產業硅谷’。”談到第一個產業園的定位,鴻坤集團有關負責人如此表述。
構建“雙生態”
為探尋鴻坤·金融谷的規劃設計秘笈,《中國建設報·中國住房》記者近日專訪了該項目的設計師——北京宗禹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會明。
一直熱衷于產業園區設計的張會明告訴記者,宗禹機構目前已完成20多個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和園區的總體規劃、建筑設計及景觀設計,代表性作品有美國MIAMI.HOPE工業園、海南生態軟件園、鄭州企業公園、聯東臺湖總部基地等項目。
“接受鴻坤·金融谷的設計任務后,我們結合項目定位和周邊環境,提出‘雙生態’的綠色設計理念,即將產業生態和自然生態相結合,形成雙生態空間的產業園區。”張會明表示,北京金融街、麗澤商務金融區、總部基地金融區等現有的同類產業園區都屬于高密度的總部辦公區域,不僅給城市交通和工作環境帶來很大壓力,而且不斷升高的寫字樓使用成本也是長遠發展不容回避的問題。因此,為便于錯位招商,鴻坤·金融谷在園區總體規劃中將綠色概念貫穿始終,通過建筑創意空間的設計,力爭讓企業真正在“公園”里辦公。
“一方面,我們將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智力和人力資源、產業基礎設施、知識產權和管理知識、資本和資金供應、上下游配套產業和物流交通等資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區域內企業能夠發揮核心競爭力,更方便、更高效地組合資源,并實現運營成本和交易成本最低。另一方面,我們打造了一個自然的生態空間,把久違的自然、舒暢、健康、人本化的環境還給園區。讓入駐的企業不僅能享受到完善、方便快捷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更能感受到綠色舒適的自然生態辦公環境。‘雙生態’的設計理念也將是企業尋求更獨立、更自然、更舒適環境的必然選擇。”張會明說。
據悉,鴻坤·金融谷位于北京南四環、南五環中心節點位置,整個園區分為四個地塊,商務辦公、商業休閑、生活居住等三大配套相互支撐,形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將利用產業高地的資源優勢,為企業構筑全方位、系統性的公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加速器式的企業發展環境、綜合性商務配套服務的“企業生態圈”。
“園區規劃和建筑設計參考了美國LEED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示范區建筑則完全達到了國家綠建三星的要求,其他區域滿足綠建一星的要求。”據張會明介紹,鴻坤·金融谷整體規劃力爭突出“氧吧”主題,通過低密度建筑和綠化景觀,使富氧空間滲透于園區的各個區域。“園區中綠化景觀無處不在,樓間路旁、建筑周邊的草坡、滲透于地下空間的下沉廣場、地下車庫頂板、多層建筑的屋頂露臺等,均被綠化覆蓋。可以說我們多數建筑都被立體的景觀綠化包圍著,是名副其實的三維立體景觀網。”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泰國曼谷Sindhorn住宅景觀設計
項目基本信息【詳細】
泰國曼谷M Silom住宅區景觀設計
項目名稱:M Silom【詳細】
泰國曼谷雨樹住宅區景觀設計
這個住宅區坐落在曼谷,占地1.8英畝,這里有一些列超大的建筑組成的街區,這里還有每戶小家庭非常感興趣的社區活動。住宅區內景觀的景觀設計的作用就是從空間上將小區分為幾個小花園和庭院,每個局部的區域可以滿足個人【詳細】
TROP榮獲2012ASLA住宅景觀設計大獎
2012 Quattro住宅項目榮獲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住宅景觀設計大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