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入滬攪局 中國主題公園危機四起?
2014-06-25 08:57:34 來源:南方日報 瀏覽次數:
市場潛力大,掀起投資熱潮
近年來,不少國際旅游業大鱷看好亞太區的主題公園投資前景,中國更是高速增長區。張凌云表示,亞太市場(包括中國在內)需求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超過整個歐洲,中國是世界主題樂園界大鱷們未來競相爭奪的重點區域市場。
根據國際游樂園及景點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主題公園的接待量已經達到1.8億人次,同比2012年增長6%。到2025年,中國主題公園的接待量將達到3.2億人次。
有調查研究顯示,2012-2013年中國共有14個主題公園開幕,預計到2020年,包括59個主題公園、5個水上樂園將建成運營,總投資額達238億美元。
面對日益增長的國內旅游市場,國際跨國公司(集團)開始試水國內市場。就在近日,歐洲最大的動漫制作商Rainbow集團已與央視相關企業簽署了以其旗下動漫角色Winx Club(魔法俏佳人)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公園“海寧建設項目”,預計今年9月動土。
近幾年,幾大國際旅游公司將投資重點由周邊國家(地區)移向中國內地市場,如迪士尼繼東京、香港之后,開始在上海建造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也繼大阪、新加坡、韓國京畿道之后,計劃在北京落戶;默林公司旗下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繼香港之后,已在上海、武漢和北京開業。
緣何投建主題公園成為熱門之選?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發展主題公園項目能夠吸引投資,發展旅游業,拉動GDP,增加城市知名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對地方政府而言是一舉多得的事。但在他看來,不少主題樂園項目是以旅游為名,實則為圈地建設地產。
利潤率下滑,主題公園謀求模式創新
由中國港中旅集團和華僑城集團創建的深圳世界之窗主題公園,開業至今已20年,累計接待游客近5500萬人次,從2000年起13年實現利潤過億元。
實際上,主題公園在發展進程中,終究要面臨瓶頸。深圳世界之窗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倪征坦言,在較長的環境中,主題公園的入園游客人數變化不大,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平均利潤率逐漸下滑。“在1994年世界之窗開業之后,其實我們的資金不一定能夠支持這個大規模的項目,為此我們對主題公園的商業模式進行了優化和創新。”
倪征表示,1997年華僑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借助資本市場建設了深圳歡樂谷、上海歡樂谷這一系列的歡樂谷連鎖項目,則是尋求模式創新的一種嘗試。
另一條路是開創旅游地產。華僑城利用主題公園的項目建設,進一步改善周邊環境、基礎設施和文化氛圍,使得周邊房地產價值明顯高于城市其他區域,利用主題公園旅游規劃區來改善環境,和社會的居民建設良好的關系,同時以建設主題公園的方式來快速開發地產,這樣能夠形成高收益現金流的覆蓋。
倪征表示,通過多種產品,包括度假區、美術館、劇院,運動場等其他項目,發揮其各自優勢,使得業態之間積極互補。在他看來,在城市中心區域建設以都市娛樂為主的旅游綜合體,或者在資源豐富的區域建設旅游度假區,都可以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的方式,有力占據市場。
“我不認為新開一家樂園就一定會對原來老牌的主題公園產生負面影響。”據他介紹,在香港迪士尼開業后的一年后,華僑城的游客非但沒有下降,還取得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長,投資規模效益得以凸顯。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