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古建筑遭遇修繕困境
白墻黑瓦,四合院精致典雅,門梁上雕刻的獅子栩栩如生……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長塘徐村,有一批160多年歷史的清代古建筑,它們是村里人的驕傲。早在2000年,花廳、16間頭等都被列為金華市級文保點。然而,這些古建筑的命運卻沒有因此而改變,和其他有些年代的土木結構的老房子一樣,也面臨著年久失修的困境,尤其是隨著天氣轉暖,古建筑內白蟻肆虐,有些構件幾乎要被蛀空了。
長塘徐村位于浙江金華金東區源東鄉東部,只有400多戶的小村落,卻藏著不少清代或者民國時期的古民居,其中5處是金華市級文保點。占地100多平方米的花廳,拱梁粗大,室內寬敞通透,如今成了村里的老年活動室;旁邊一排建于清末的老房子,就是16間頭,實木結構的房子上雕刻著各種精美的意象,目前還有人居住。
53歲的徐慧仙在16間頭里長大,在她的記憶中,曾經的窗框雕刻著各式人物,房梁上的雕花復雜精細。“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窗框上雕刻的獅子、鹿眼睛都被撬了下來,足足裝了一木桶。后來那些窗框也沒了。”2004年,16間頭被掛上了“市級文保點”的牌子,但讓徐慧仙惋惜的是,老房子如今白蟻肆虐,已岌岌可危。
“你看這些房子,都被白蟻蛀空了,每天都會掉下很多木屑,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塌了。”徐慧仙指著一些隨處可見密密麻麻蟲孔的木制窗戶和梁柱說。記者發現,有些柱子已經開了洞,窗臺上也堆著一層白蟻咬下來的木屑。幾處被蛀空的梁柱,用幾根木樁頂著。
這兩年一到白蟻生長季,徐慧仙家就白蟻亂飛。而其他古建筑,也有同樣的問題。“花廳里的幾根大柱子被蛀空了,只能整根換掉。”88歲的房主徐至淑說。
筆者了解到,在金華地區,市級文保點有1110處,包括市本級222處,其中金東區有110處。因為是市級文保點,破損的老房子賣不得、動不得,住在里面還隨時有危險。徐慧仙碰到的困難,不少文保點也正在經歷。
“這樣的老房子,很有紀念意義。我們自己平時都好好保護,不會亂動一根柱子,但現在到了要維修的時候,這些雕花都要專業的人來修繕,花費肯定不小。”徐慧仙坦言,讓他們拿出幾萬元甚至10多萬元來修繕,對于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他們而言,顯然不現實。“村集體經濟畢竟有限,只能進行簡單維護,若需大修,村里實在無力承受,還是需要上級部門的支持。”長塘徐村村支書徐根孝告訴筆者。
對于這些亟待拯救的古建筑,文物部門有哪些應對措施?“每個季度,文物部門都會對一些文保點進行檢查,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專業人員會進行處理。”金華市文物稽查大隊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市級文保點分布廣,管理比較麻煩,“除了省級以上和像邵飄萍故居這種一環內的文保點我們自己管理外,其他的則由金東區、婺城區各自管理。”
對此,金東區文物稽查大隊一名姓俞的工作人員解釋,按照《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文物屬于“誰使用誰維修”。“如果要滅白蟻,只要找白蟻防治站就可以,費用則需要戶主承擔。”該工作人員說。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房子需要大修繕,文物稽查大隊也會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如果維修費用比較高,文物部門也會給予一定的獎金作為鼓勵。
“區里每年文物保護可支配的資金只有20萬元左右,去年靠這些資金修繕了23處文物保護建筑,今年安排了20處,平攤到每處的資金只有1萬元左右。”金東區文化市場執法大隊負責人黃亮也表示,文保建筑的修繕,需要靠戶主、村集體、當地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的力量。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故宮與東南大學開展古建保護合作
12月4日,故宮博物院與東南大學在江蘇南京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致力于我國古代建筑價值特色及遺產保護和利用領域的研究與人才培養,進一步促進科學研究創新和科技成果涌現,并擬建立“亞洲木結構建筑研究中心”【詳細】
文物建筑被拆不能總是事后追責
近年來,各地在城市開發過程中,頻頻發生拆毀文物建筑事件,有的是相關單位帶頭拆毀文物建筑,有的是開發商私自行動。究其根源之一,就是違法成本太低,各地在處理拆毀文物建筑上,普遍只是罰款了之,導致相關單位、開發商根本不懼怕私自拆毀文物建筑【詳細】
云南:加強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
云南是我國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地質遺跡種類多、分布廣、價值高,共有重要地質遺跡806處,其中世界級36處、國家級158處、省級612處。這些重要地質遺存幾乎涵蓋了云南地質遺跡的全部類型,包括基礎地質類407處、地形地貌類364處、地質災害類35處。【詳細】
保護遺址與城市建設并非"你死我活"
侵華日軍細菌部隊原駐地是濟南一處抗戰遺跡,2007年3月掛牌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可如今這里外墻凹陷內墻掉皮,樓內黑暗潮濕還破舊不堪。記者采訪得知,這處三層小樓使用權歸山東省物資集團總公司,從70年代至今一直當員工宿舍使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