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危機
讓文化遺產保護與民眾“血肉相連”
城市記憶是在歷史長河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從文化景觀到歷史街區,從文物古跡到地方民居,從傳統技能到社會習俗等,眾多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
2005年,我國第一次發布了以“文化遺產”為主題詞的政府文件,開始了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的歷史性轉型。
在這個過程中,他特別強調,文化遺產保護不僅僅是文保部門的職責,它在本質上和全體民眾的文化權益有關,只有全體民眾積極投入文化遺產保護之中,才能使文化遺產保護形成強大的社會意志。只有當地居民傾心地、持久地自覺守護,才能實現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他告訴記者,曾經有兩個關于民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故事讓他感動至今。
一個故事發生在2003年1月,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楊家村的5位農民在生產勞動取土時意外發現了27件西周青銅器,他們主動報告文物部門,經鑒定件件都是“國寶”。國家文物局在北京開表彰會,邀請這些農民去現場剪彩,他們再回到家鄉后就成了當地的“英雄人物”,而且在他們的事跡帶動下,隨后的4年中,在同一地區又連續出現了11批農民群體發現文物后上交國家的事跡,鑄就了震撼人心的“寶雞農民護寶精神”。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2004年7月,貴州省黎平縣地坪鄉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水,當洪水咆哮著沖毀了當地的一座文物保護單位—地坪風雨橋時,124名侗族小伙奮不顧身地自發躍入洪水,拼死打撈風雨橋的構件。經過三天三夜的奮爭,28根風雨橋木構一根都沒少,最終使風雨橋得以重建。記者事后采訪當地的老人,他們說,這些孩子在風雨橋邊長大,保護風雨橋的意識早已融入他們的血脈。在風雨橋重建后的紀念石碑上,單霽翔特意叮囑相關文稿起草人員,去掉了那些“感謝某某部門”的客套話,鄭重刻上了124名侗族青年的名字。
單霽翔說,我們必須尊重和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關聯和情感,保障民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和受益權,在傳承和守望中合理利用,使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子子孫孫永葆用”。
青島小魚山文化名人街區還需深度挖掘
訪談中,單霽翔強調,不同于以往“文物保護”的單一文化要素,今天所提倡的“文化遺產保護”還要同時重視由文化要素與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遺產”、“文化景觀”的保護。
在文化遺產保護的空間尺度、時間尺度、保護形態上都要有所拓展。比如,西安的周、秦、漢、唐“大遺址群”保護范圍,不再是一橋、一塔的“點”,而是覆蓋了城市的廣闊地域。再比如,以往重視對古代文物的保護,現在已經意識到從古到今文化發展演變形成的完整的文化鏈條不應在當代發生斷裂。“當初,國家文保部門意識到需要留存‘人民公社’的牌子時,在全國只找到了兩塊。如果不及時對現代文化遺存加以發掘和保護,我們很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忘卻昨天的這段歷史。”
由此,單霽翔也特別提到了青島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他說,按照現在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青島是一座“文物大市”,文化遺產資源豐富、門類眾多,“青島的特色建筑、工業遺產、水下文化遺產等等,立體感強,多樣性突出,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大有可為。”單霽翔認為,青島的近代建筑保護工作在全國起步較早,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古代遺址開發、保護、傳承方面還應該有更多的作為。
另外,青島的小魚山文化名人街區還需深度挖掘,“那些名人故居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它們都充滿了故事,這是這座城市很重要的一個城市記憶,對于這樣的文化載體該如何保護、利用,可以探索多方路徑。”單霽翔還建議,文化遺產保護不應是孤立的保護行為,人們應深入挖掘它的文化內涵,讓文化遺產保護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并與市民形成終身的教育互動。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強調維護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應該讓文化遺產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讓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廣大民眾。”單霽翔說,21世紀的成功城市,必將是文化城市。
鏈接
單霽翔,高級建筑師、注冊城市規劃師。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學,從事關于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杰出人物獎”。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等十余部專著,并發表百余篇學術論文。2012年1月,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