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鑑:規劃引領,記住鄉愁
江蘇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文化遺存豐富。今天的江蘇,擁有1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7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6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是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最多的省份。
江蘇省的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工作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南京、蘇州等市以專項規劃的形式,開始探索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先后起草或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規和技術文件。張鑑介紹,2001年,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條例》,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制度,奠定了江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的法制基礎;2005年,《江蘇省城市規劃公示制度》中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列入主要的公示內容,江蘇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進一步進入法制化軌道。2007年,江蘇省出臺《關于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的意見》,強調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重要性,要求加快編制保護規劃,規范規劃審批和實施管理。
次年,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起草的《江蘇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導則》正式出臺,作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技術指引,規范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編制管理和成果要求,保護工作逐步從名城名鎮名村延伸至歷史文化街區。同年,結合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頒布,又出臺了《關于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和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編制和管理要求,持續推動了全省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發展。
“經過30余年努力,江蘇省已經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體系,保護工作也已初見成效。”張鑑認為,江蘇在快速城鎮化的背景下,高度重視保護、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的相關法規制度和保護規劃體系,保有了全國最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修繕和保護了大批歷史文化街區,城鎮的歷史文脈和地域特色得到延續,為城鄉建設注入了活力。同時,江蘇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也受到了國內外高度認可,其中1997年蘇州園林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南京明孝陵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鎮江西津渡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優秀獎;2004年南京明城墻風光帶規劃與實施工程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06年,揚州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2008年南京秦淮河環境整治工程獲聯合國人居獎特別榮譽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歷史使命,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義不容辭地肩負起保護、傳承和延續歷史文化遺存的重大責任,從加強法制、科學規劃入手,扎實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為構建美好的鄉愁記憶作出積極貢獻。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